40、生意經(第2/3 頁)
袁睿把腦子裡的歷史事件全部過了一遍,發現很少在這個季節南下的,那邊馬上就下雪了,花刺整個後勤怎麼搞?
按照花刺的習慣,都是劫擄一番就走的,難道這次花刺變了方向,準備跟蒙古一樣想佔中原。
其實他沒有想到,花刺人是六月份就開始南下,走的是沙漠邊緣的道路,就是想著繞過榆林重鎮。
蒙古南下歷史上多是夏季,明朝初期選擇秋季南下,造成明朝大敗,皇帝被俘,整個武將隊伍團滅
看來花刺這次一定做了大量的準備,這場仗難打了,花刺在冬季戰鬥力不行,夏軍更不行,待在南方一些的軍隊連嚴寒都不一定扛得住,還別說去打仗了。
袁睿想起一事,未來的軍備中,還真有輕便羽絨這個軍服,趁現在還有時間,要是能抓緊時間在下雪之前把加厚羽絨做出來,送到邊關,最少在寒凍這塊可以減少一點損失。
接下來的幾天,袁睿在家裡什麼都沒有做,開始準備製作羽絨服樣品。
他知道羽絨服之所以在未來成為風靡一時的必須品,關鍵有兩點。
一是,羽絨不能用開水燙完以後拔,二是肥皂清洗。
現在最重要的是肥皂,現在的肥皂是最原始的那種,要想做成臭肥皂,最重要的是鹼的使用,按照相對的比例,肥皂的質量就會有改變。
他讓王伯和大山去買了二十幾只鴨子回來,宰殺後,完全用手工進行了羽絨拔除,好不容易收集了兩斤的羽絨,他又按照知道的程式完全進行了處理。
總之,費了好大力氣,又在小河的幫助下,兩件羽絨背心做了出來,沒錯,只做出了羽絨背心。
袁睿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終究沒錯,這些專業的事自己還真不行,不過還好,只要有樣品就行,確保有作用,其他以後就讓給專業人做。
袁睿也不耽誤了,把陸二公子喊來了。
接下來,一切都簡單了,二公子用快馬送了一件給了松江孫家,後來這件衣服又被送到京城工部侍郎徐連手裡。
這邊陸家和孫家一家出布匹,一家找人,季家莊的一個小作坊就這樣建起來了。
季家莊婦女很多,又都是家鄉人,所以,一開始就來了三百多,後來,陸陸續續的到了近五百。
隨著出產的樣品越來越多,陸家在通海邊上也建了一個大作坊,一開始就有五百婦女做事。
袁睿做的是簡易版,根本不是那種可以重複利用的,直接全部縫死,穿爛了就丟,所以做起來很快。
一個手腳快的婦女,開始慢點,一天勉強一件,後來熟練了,一天差不多能做兩件。
半個月後,第一批一萬件羽絨背心運往邊關。
一個月後,又一批三萬件羽絨背心運往邊關。
巡察使楊坤伸了伸發麻的胳膊,這段時間,確實太累了。
他以為這次自己也逃不過被免職的下場,不管是廣陵失陷還是富安被搶劫,他都難免其責,更不要說通海有上千百姓傷亡,不管誰再這個位置上,估計也難以倖免。
可最終,聖上只是下旨申斥了自己,先將董路下獄,後又免去沭陽府崔知府、廣陵知縣、富安知縣的官職。
為此,他還偷偷給恩師於公去了信,想了解朝堂最後的處理意見。
於公沒有回信,只是給送信人說了幾個字,有功抵過,就讓送信人回來了。
楊坤想了好久,才算明白過來,要感謝陳知何將軍的佈局,至少保住了大部分揚州百姓。
還有就是通海小李莊和季家莊被樹立為榜樣也是對他的認可。
聽說,兵部幾位大人對於季家莊的三板斧防守表現了巨大的興趣,認為沿海的所有村莊都應該按照這樣的安排去抗擊海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