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二回 救壽春於詮死節 取長城伯約鏖兵(第3/4 頁)
發現這篇文章寫的是:
有人問:古往今來能夠以弱勝強的,他們的方法是什麼?回答說:處在大國而沒有憂患的,常常是因為輕慢;處在小國而有憂患的,常常是因為善於思考。輕慢過度就會生亂,善於思考就會治理得好,這是治理的常理。所以周文王善於養民,以少數的兵力取得多數的勝利;越王勾踐體恤民眾,以弱小的兵力擊敗了強大的敵人。這就是他們的方法。
又有人問:過去楚國強大而漢國弱小,雙方以鴻溝為界。張良認為民眾的心志已經安定就難以改變,所以率領軍隊追擊項羽,最終消滅了項氏。難道一定要像周文王、越王勾踐那樣做嗎?回答說:在商、周交替的時候,王侯世代尊貴,君臣關係長久穩固。在那個時候,即使有漢高祖劉邦那樣的人,又怎麼能夠憑藉一把劍就取得天下呢?等到秦朝廢除分封制設立郡守之後,民眾疲憊於秦朝的徭役,天下土崩瓦解、各自為政,於是豪傑紛紛爭雄。現在我們和他們一樣都是國家傳世易代之後的情況,既不是秦朝末年天下大亂的時候,也確實有六國並立的勢力範圍存在。所以我們可以像周文王那樣慢慢治理等待時機但難以像漢高祖那樣迅速取得勝利。必須時機合適才行動數運相合才舉兵所以商湯、周武王的軍隊不再經過戰鬥就取得了勝利這確實是重視民眾的勞苦並審時度勢的結果。如果一味地濫用武力、頻繁征戰不幸遇到了困難即使有再聰明的人也不能謀劃出好的辦法了。
姜維看完之後非常生氣地說:“這是腐儒的言論!”他把文章扔在地上然後率領蜀兵前來攻取中原。他問傅僉說:“依你看來我們應該從哪個地方出兵?”傅僉回答說:“魏國的糧草都儲存在長城一帶。現在我們可以直接透過駱谷穿越沈嶺直達長城先燒掉他們的糧草然後再直取秦川這樣的話中原就指日可待了。”姜維說:“你的看法和我的計劃不謀而合。”於是他立即率領軍隊直奔駱谷穿越沈嶺向長城方向進軍。
長城的鎮守將軍是司馬望他是司馬昭的族兄。城內糧草儲備豐富但是人馬卻很少。當他聽說蜀兵到來時急忙與王真、李鵬兩位將領帶領軍隊離城二十里紮下營寨。第二天蜀兵來到司馬望帶領兩位將領出陣迎戰。姜維出馬對司馬望說:“現在司馬昭把皇帝遷移到軍隊中必定有像李傕、郭汜那樣的野心。我現在奉朝廷的明確命令前來問罪你們應當早點投降。如果還執迷不悟全家都要被誅殺!”司馬望大聲回答說:“你們無禮多次侵犯我國如果不早點退兵就讓你們片甲不留!”話還沒說完他背後的王真就挺槍出馬蜀陣中的傅僉也出馬來迎戰。兩人戰了不到十個回合傅僉賣個破綻讓王真挺槍來刺他然後閃過身活捉了王真並帶回本陣。李鵬大怒縱馬揮刀前來救援。傅僉故意放慢速度等李鵬靠近時突然把王真扔在地上暗中拔出四楞鐵簡在手。當李鵬趕上來舉刀要砍時傅僉轉身一簡打在李鵬的面門上打得他眼珠迸出死在馬下。王真也被蜀軍用亂槍刺死。姜維指揮軍隊大舉進攻司馬望放棄營寨逃入城中緊閉城門不敢出來應戰。姜維下令說:“軍士們今晚先休息一宿以養精蓄銳。明天必須要攻入城中。”
第二天早上蜀兵爭先恐後地發起進攻一直衝到城下用火箭和火炮打入城中。城上的草屋被燒成一片火海魏兵自相踐踏亂作一團。姜維又命令士兵們取來乾柴堆滿在城下放火焚燒烈焰沖天。城牆即將被攻破城內的魏兵嚎啕痛哭聲音傳遍四野。然而就在蜀軍攻打城池的關鍵時刻突然背後傳來震天的喊聲。姜維勒住馬回頭看只見魏軍鼓譟搖旗浩浩蕩蕩地殺了過來。他立即命令後隊變為前隊自己則站在門旗下等候敵軍的到來。只見魏軍陣中走出一位小將全身披掛挺槍縱馬而出大約二十多歲的樣子面容白皙嘴唇紅潤厲聲大叫道:“認得鄧將軍嗎?”
姜維自忖:“這必定是鄧艾。”於是他挺槍縱馬迎戰。兩人都振奮精神,戰了三四十回合,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