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3/4 頁)
應過來,到了下午時分,長孫皇后又已經面如金紙,氣若游絲,眼看著一口氣續不上來,隨時就有可能撒手人寰……
李世民焦慮之下,自然脾氣暴躁。到了他這個年紀,一個相伴多年的知心妻子,甚至已經比他的大唐江山還要重要了。正是因為長孫皇后一直苦口婆心的勸阻,李世民才遲遲沒有改立太子。否則,以李承乾的胡作非為,恐怕早已經搬出東宮,攆到外地當王爺去了……
而說到李承乾,他此時自然也是焦慮萬分。如同前面所說,李承乾自己也知道,他的那些所作所為,早已經被他的親老子所不容。
之所以到如今還能安然若泰的呆在東宮,一方面,固然是因為他的表面功夫做得好,天下人都還覺著他是個賢明的儲君;第二是因為他有一個身為當朝宰輔的舅舅長孫無忌:第三,便是因為他有一個愛護自己的母后。別看這個排在第三,這一點卻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而今,這個最重要的保護傘病危,李承乾自然便慌了手腳。聽聞宮中的御醫全都束手無策,李承乾頓時變感到一陣陣絕望。這倒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母后一直力阻他的父皇廢太子,更因為李承乾對他這位母后,也是發自真心的愛戴和關心!
這個時候,李承乾猛然想起,幾年前有一次,母后也是如同今日這般病危。當時好像是現在在杭州的那個姓蕭的賤人,請一位叫做孫思邈的大夫給治好的。只是如今那蕭賤人身處杭州,而母后又病情危急,想去杭州找她恐怕是不可能了。這樣一算計,李承乾立即吩咐他的東宮屬僚,立馬通知太子黨骨幹,在整個大唐境內尋找那個叫孫思邈的神醫。另一方面,李承乾自己則咬破自己的手指,寫了血書,到太廟燒給列祖列宗和上天,虔誠的懺悔和祈求,希望能夠用自己的陽壽,換得母后的平安!
他的這些舉動,固然是出自真心,希望母后能夠平平安安化險為夷。然而,更多的卻是做給他的父皇李世民看的。他希望藉此提醒李世民,他是李世民和長孫皇后的親生骨肉,而且還是長子……
然而,他的這些舉動落在李世民的眼裡,卻又是另外一番想法:這個忤逆子,平日裡沒見他盡過如此孝道。如今觀音婢病危,他擔心再無人為他說項了,才開始著急?晚了……
第二四六章 緊急情況
本章節由panpan0297為您手打製作
光陰飛逝,轉眼便到了貞觀十三年的正月十四。明兒個就是上元節,街上的花燈夜市已經漸漸達到高潮。杭州城內甚至有民眾通宵達旦的狂歡,在這個缺少娛樂設施和手段的年代,這種喜慶的節日,自然愈發受到民眾的青睞。
刺史府的花燈和宮燈早在正月初二便已經擺放出來供民眾參觀,只不過上面沒有燈謎。可也正因為早早的擺放了出來,讓更多的民眾看到了。那些異常精美的花燈和宮燈,便更加吸引民眾。可以預見,到了正月十五上元節,刺史府門口的花燈夜市,必將是整個杭州城內最為熱鬧的地方。
這些天來,幾個老人家閒來無事,便在花廳或者後院的花園當中搓槎麻將。李欽帶著吳惠歡,還有虎頭跟丫丫和蛋蛋幾個小傢伙,時常到外面閒逛。李欽花費六百餘貫,買了一對鴛鴦玉佩,自個兒和吳惠歡一人一塊。吳惠歡嘴上指責李欽亂花錢,實則心中早已樂開了花。
愛郎對自己如此體貼,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小小則和夫君一道,絞盡腦汁的想一些燈謎,以備上元夜之用。正月十四這晚,用過晚飯之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了會兒天,拉了拉家常之後,便又各自玩各自的去了。
小夫妻倆正在將謄抄好的燈謎裝進特製的大紅利是封當中,突然,門外傳來一陣急促的敲門聲。一邊敲,一邊還聽見焦慮和急促的聲音:“老爺,夫人,請快快出來,秦統領派人送來緊急訊息,言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