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滑行試驗(為盟主flankerr加更5/5)(第2/2 頁)
的電話,表示常浩南決定今天返回盛京。
付國祥很快做出了判斷,並且把剛剛的情況報告給了塔臺。
但實際情況還是遠遠超過了他的預期。
與此同時,從剛才開始就一直等在這裡的楊奉畑也同時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
“這架飛機的起飛距離比之前短了大概有100米。”
隨後付國祥輕拉操縱桿,準備進行抬輪試驗。
“或許這就是命運中的羈絆?”楊奉畑看著不遠處那架黃皮的04號原型機暗自思忖著。
他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下午正式試飛時候的資料了。
付國祥已經不是第一次駕駛殲8-3了,甚至04號原型機的上一次首飛也是他負責完成的,所以這一切對於他來說都是輕車熟路。
突然之間,他感覺到了一次非常短暫的超重-失重迴圈。
而極其巧合的是,常浩南在完全不知道這些情況的情況下,也只休息了一週就選擇提前回到601所。
在跑道末端,付國祥終於把發動機轉速推到50,並鬆開了剎車。
輕車熟路的付國祥只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兩次試驗中的各項科目,一切順利。
實際上一開始楊奉畑的估計是04號原型機的改裝工作要花上兩個星期左右,所以他之前才大筆一揮批了半個月假,尋思著等常浩南迴來正好能趕上試飛。
這章沒有結束,請!
如果單說起飛速度這個指標本身,其實算不上一架飛機的核心效能。
雖然跟三代機們還是沒法比,但是就一個截擊機的設計來說,12的提升已經相當誇張了。
座艙裡的付國祥同時聽到了電臺中傳來的指令,他關閉艙蓋,稍稍活動了一下自己的頸部,然後戴上了氧氣面罩,在外接電源的幫助下啟動了兩臺發動機,推動節流閥並讓轉速穩定在20的位置上。
“開始吧,咱們去塔臺。”
楊奉畑習慣性地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
然而根據飛行員剛剛報告的情況,飛機實際的效能改善幅度相比於風洞測試結果甚至還要更好!
按照試飛流程,滑行和滑跑實驗的第一個環節是分別以20和55k/h的速度,測試飛機地面運動的穩定性和操縱性,分別對應正常狀況下的支線滑行和轉彎及擁擠停機坪狀態下的滑行。
也是好在他的試飛經驗和技術都很過硬,沒搞出提前首飛的烏龍來。
試飛前的認真檢查是為了萬無一失,而一旦進入了試飛流程,那就要顧及到效率問題了。
之前的風洞測試已經表明,在其它部分不變,僅僅換裝新機翼的情況下,飛機無作戰載荷情況下的起飛速度能夠從將近400k/h降低約12,到350k/h左右的水平,起飛距離也會相應有所降低。
這架飛機值得他如此小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