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張遼歸降(第2/2 頁)
將侯之功業,立萬世之忠名。曹仁屠夫,已被兵困,死在即日,袁冀州引兵南下,曹操無暇顧及南陽,兄今已是在死地,不可再慮,速決,順待。”
張遼看罷勸降書,又轉頭看了看身邊的將士,和城牆下那些兵士和百姓,長嘆一聲道:“曹公,非我負你,此乃是天意。”
他又呆呆地望著城外,發了一會愣之後,讓人將來使帶上來,說自己願降,讓來使回去覆命。
回到縣衙,才一會就見督將王洪帶著五十個士卒來了。
原來曹操雖然讓張遼統帶兩千人守穰縣,同時也留下一個督將,監督著張遼等將領。
督將只有監督權,沒有統兵權。
王洪來到面前,怒視著張遼,問道:“聽說張將軍欲獻城歸降高順?”
張遼既已決定歸降,便已想好對策,他已經安排了一百名親衛兵藏在四周,只等他一聲令下就會衝出。
“是。”張遼不想多說,現在說再多也是沒用。
“曹公如此厚待你,你卻如此亡恩負義,我身為督將,必為曹公除叛剿逆。來人,將張遼綁了。”王洪對身後計程車卒下令。
他身後的那五十名士卒馬上散開把張遼包圍了,他們知道張遼武力很強,個個都已經拔刀在手,準備要圍攻張遼。
張遼見事已至此,再遲疑下去恐怕就會自己身死名敗了。
他大喝一聲:“來人。”
立即從四周房內衝出一百名兵士,將王洪和那五十個士卒圍起來。
王洪計程車卒急忙轉身對著張遼的兵士,王洪卻是不懼反而更怒:“張遼,你這是造反。”
張遼知道王洪為人剛直,不怕死,便溫和地對他說道:“王將軍,曹操之前在徐州屠城,如今曹仁又在湖陽屠戮百姓,那是我親眼所見。如此殘暴之人,我們還有必要跟著他嗎?李斜將軍在曹仁屠徐州時就因阻止他屠戮百姓,而與曹仁結怨,也從此不被曹操任用。可見李將軍寬仁愛民,你何不與我一起歸降李將軍呢?”
王洪越聽越怒,拔刀出鞘,大罵張遼:“忠臣不侍二主,如今我王洪唯有一死以報曹公知遇之恩。”
說完就舉刀向張遼砍去。
張遼忙避過來刀,一揮手,兵士們對王洪等人發起攻擊。
這些親兵都是張遼百裡挑一選出來的,很快就將王洪和他的五十個士卒殺死。
張遼命人好好將他們安葬,雖然殺了王洪,但張遼對他也是比較敬重。
第二日,高順領兵來到城下,列陣等待張遼出城獻降。
張遼帶領部將出城到高順陣前,向高順獻城歸降。
高順欣喜地對張遼說道:“文遠兄,徵南將軍常提起你,對你也是非常敬佩,說你有大將之才,將來功業前途無量。”
張遼只是淡淡地對高順說道:“伯平,不直將軍如何?”
高順愣了一下,不直將軍如何?這是什麼問題。
他想了一下後回道:“有治亂之能,有安世之志。”
張遼淡淡一笑,迎接高順率軍入城。
高順留下一個校尉領兩千人守穰縣,他和張遼帶著其餘人馬來到李斜屯營之處。
早有傳令兵報知李斜,張遼等人到時,他急忙率領趙雲和夏侯蘭出營迎接。
張遼見李斜出迎,忙下馬向李斜單腿跪地行禮道:“張遼拜見李將軍。”
李斜忙扶起張遼,拉著他的手笑著說道:“我有文遠相助,天下必可早定,百姓必可早安。”
接入營後,眾人便商議如何攻取宛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