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第2/3 頁)
他也不慌,高中鼎甲他也不喜,他什麼時候大喜大怒過?沒有啊。
兩人躡手躡腳走了進來,只見炕上三人笑成一團,笑的最歡快最大聲的就是他們平日喜怒不形於色的父親。謝延年和謝棠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中都覺得匪夷所思。
&ldo;……爹爹還是很高興的。&rdo;翌日謝延年被外祖韓家接過去小住,跟他外祖父外祖母說著話,&ldo;當著人面雖然不露聲色,回到家中笑的很開懷。&rdo;
他外祖父時任國子監司業,是位儒雅持重的長者。聞言微微一笑,沒說什麼。中了探花怎會不高興?回到家中笑的很開懷,那便對了。極好,極好。
韓老太太對女婿的科舉功名自然是在意的,不過更在意外孫子的生活起居,&ldo;延兒,你娘親不在身邊,衣裳鞋襪,一日三餐,可有不如意之處?&rdo;雖然韓氏派了忠心、妥貼的丫頭貼身服侍,韓家也隔三差五使人去探望,究竟還是不放心。
&ldo;還成。&rdo;謝延年不以為意的點點頭。他和謝大爺、謝四爺一樣,向來不用為吃穿瑣事費神。從他生下來開始,自會有人服侍的他週週到到,妥妥貼貼。
韓老太太細細問了他&ldo;晨起誰打發你梳洗?&rdo;&ldo;晚上誰服侍你睡覺?&rdo;&ldo;睡的可安生?&rdo;,把他一天當中的事從頭問到尾,唯恐外孫子哪裡不自在了。
夜深人靜時,韓老太太跟丈夫討主意,&ldo;阿凝快生了。你想個法子,讓阿凝帶著錦兒,帶著新出生的小外孫,一起來京城罷。&rdo;到時,自己能常常見到女兒,延兒能日日見到親娘,省得自己整日牽腸掛肚的。
韓老太爺說出一番話,好懸沒把她鼻子氣歪了,&ldo;來京城做甚?太康放著兩位老親家,難不成阿凝不用服侍公婆了?夫婿在外做官,做妻子的在老家服侍公婆方是正理。&rdo;年輕的都來了京城,讓那兩個年老的在家中孤零零渡日?於心何忍。
他從年輕時便是如此!說出來的通不是人話!韓老太太瞪了丈夫兩眼,氣哼哼上床歇下了。這人年輕時是個書呆子,如今年紀一大把做了祖父、外祖父,他還是個書呆子!
不行,家務事不能由著他。女婿在京城,延兒在京城,阿凝帶著錦兒在太康,這如何使得?韓老太太一夜無眠,暗暗定了主意。
丈夫商量不通,只好商量兒子兒媳。韓老太太有兩名嫡子,個個有出息。長子韓沖,在工部任主事;次子韓凌年方二十三,已中了舉,如今在國子監讀書。
大兒媳方氏抿嘴笑笑,&ldo;娘說的是。極該把小妹接到京城,跟妹丈團聚。&rdo;兒媳婦要孝敬公婆是不錯,可哪家父母不鍾愛兒女?讓做官的兒子單身在外,做父母的豈不心疼。便是有妾侍在,一則妾侍見識短減,服侍不周;二則妾侍不能出面應酬上司夫人、同僚太太,於妹婿前程大大不利。
韓沖也滿口答應,&ldo;待小妹滿了月,我便跟妹婿商議。&rdo;總要等孩子生下了,才能商討回京諸事。謝家二老是通情達理的老人家,想來必是好說話的。
韓老太太有了笑模樣。方氏向來能說會道,圍在婆婆身邊湊趣,&ldo;娘您是最疼阿凝的,如今可不是好了?妹婿金榜題名,前程正好,妹妹往後怕不要做夫人?便是咱們錦兒,有個探花郎父親,也和之前大不同。&rdo;名士的女兒,跟探花的女兒,能一樣麼?韓老太太從前還憂心&ldo;女婿不出仕,錦兒能尋個什麼人家?&rdo;如今可不用愁了。
方氏這話說到韓老太太心坎兒裡了,韓老太太笑道:&ldo;可不是怎麼的,往後再說起我家錦兒,可是清貴翰林的嫡女呢。&rd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