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部分(第3/5 頁)
…登州無糧,料孔有德等近日必棄城走廟島,經黃城、砣磯入洋,三島俱為要衝,一旦失守,賊兵如脫鉤之魚,搖頭擺尾不可追矣,而當務之急,莫急於堅守廟島,龔正祥雖有四千水師,卻須分兵協防三地,又與賊兵水上鏖戰,一心二用,如何能保得廟島周全?且黃城島只駐千二川兵,勢單力孤,易被賊兵逐一敗之,此乃守禦之大忌也。”
“……是以,波自告奮勇,趁此際賊兵未至,願率即墨營全部,漏夜疾行至廟島,以城郭為藩籬,有水師為犄角,有烽堠以嚴瞭望,有哨探以通訊息,然後可從容佈置,自料可以當賊雷霆一擊,波身在前衝,更兼八百軍士同心,賊雖脫困之心甚堅又豈能持久?只需堅守旬日,賊心自散矣,大人則可冀桑榆之功也。”
聽到楊波要以區區八百人擋近萬的遼東兵,那個參謀手一抖,一團墨水滴在信紙上……
第二十五章失廟島
對於楊波來說偷偷儲存實力,慢慢發展壯大才是正道,可他也是沒有辦法,崇禎初年有兩件事深刻的影響了歷史的走勢,毫不誇張的說,這兩件事宣告至崇禎六年止,大明正式進入到大廈將傾的中期。
第一就是殺了毛文龍,
曾有人這樣評價說:“毛文龍以二百人奪鎮江,擒逆賊,獻之闕下,不費國家一把鐵、一束草、一斗糧。立此奇功,真奇俠絕倫,可以寄邊事者!如此膽略,夫豈易得?使今有三文龍,奴可擄,遼可復,永芳、養性可坐縛而釁之鼓下矣。”
也有人這樣說:“寧遠之役,奴擁眾入犯而終有內顧之慮者,殆文龍牽制之力也”
更有人這樣評價:“今日所恃海外長城者,非毛文龍者乎?”
毛文龍死後,東江陷入了內槓和群龍無首的局面,這是其一。
其二就是登州叛亂直到最後孔有德投韃,雖然楊波知道大明最終取得了勝利,但造成的後果是極為嚴重的,登州的局勢徹底糜爛,登,萊等地慘遭蹂躪,大明各鎮數萬兵馬覆沒,折損各路總兵,參將數十員,其他人口損失,器械錢糧更是不計其數,此戰過後,登萊荒蕪,東江飄搖,海上鉗制被迫徹底放棄,大明從此再也沒有戰略主動進攻的條件,只能轉入被動防守的態勢……
還有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孔有德投韃,不但打斷了大明火器的使用程序,而且毀掉了大明登州、東江營兩大水師,至此,大明對關寧,東江一帶的支援更是無力。
楊波明知道歷史的程序,卻沒有任何解決的辦法,孔有德的騎兵,步兵,水軍和火炮數量都不是楊波現在所能抗衡的,他唯一的機會就是搶駐廟島,在水師的配合下利用城寨阻擊孔有德的投韃之路,除此之外他沒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性。楊波自己也清楚,如果登州同意調派即墨營加護鹽隊上去,此戰過後他能不能活著回來還是個問題。
可是做人有所為,有所不為,楊波作為一個穿越者,對了身邊的人外他可以無視土著的生死,包括殘暴的對待聞香教匪,兵痞等,但在大義面前,他不能沉默。除此之外楊波還有一個私心,打掉孔有德,那就是儘量延緩甚至斷絕建奴大規模使用火器的時間。
看到參謀沉默,楊波笑了笑道:“怎麼,害怕了?我們還有石臼所三屯的人馬,真拉上去未必會輸,你趕緊把這封信潤色後發出去,要快,一會兒我還要寫封信給東江總兵黃龍。”
信發出去後,過了兩天楊波還是心中不安,便又給嚴坤之寫了封信,從嚴坤之自身的角度闡述了一場勝利對登萊巡撫的意義,並再三向嚴坤之保證他有信心把孔有德留下。
寫完,楊波又給肖莫愁傳了一個口信,要石臼所做好戰爭前的準備,包括在提前向姚家訂購二千石米糧,火器的打造,刀槍盔甲,畜力運輸,徵兵等等後勤準備。
肖莫愁聞訊後大驚失色,楊波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