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第1/3 頁)
&ldo;這是……紅木質地的,那幾塊是黃花梨的?&rdo;袁父對木料還是有幾分眼力的,雖然認不出是什麼年頭的。
&ldo;是啊,正好看到了,就全部一起拖回來了,對了,裡面還有幾樣其他東西,等下我來拿。這次回來年前就不出去了,等過了年再說。&rdo;袁珊珊得為全家一起過年做準備了。
&ldo;好,好,在家好。&rdo;袁父高興道。
晚飯是待在家裡的袁衛彬燒的,雖然水平不怎樣,但至少不比袁父差。
吃好飯也是袁衛彬去收拾的碗筷,姐姐在外面跑了一天很辛苦了,回來了當然要好好休息一下。
袁衛彬從廚房裡出來的時候提了一小筐桔子:&ldo;姐,爸,差點忘了說了,今天我在家的時候蘇叔和蘇大哥找過來了,他們年前跑的最後一趟,從南邊帶了些水果回來,給了咱家不少,我要給錢,蘇叔不肯收,我就裝了些山貨野味給蘇叔。&rdo;
袁國柱一直挺感謝蘇河昌叔侄對自家女兒的照顧:&ldo;怎沒叫爸回來?&rdo;
袁衛彬開啟小筐:&ldo;我說了啊,蘇叔不讓叫,說年後經過這裡的話再過來,他們要趕回去過年。&rdo;
袁國柱感慨道:&ldo;這蘇家叔侄都是實誠人。&rdo;要說兒子女兒救人的人情,早就還了的,之所以一直幫忙捎貨,雖然錢財是一方面,但在他看來更多的是還是衝著女兒那回救人的事,更別說一直幫忙往農場裡帶東西,確實比郵寄要安全得多。
雖說前面是女兒幫了叔侄倆,但後面一直是他們幫助自己一家子。
一家三口就在燈下剝桔子說話,這個時刻分外溫馨,袁父提了一件事:&ldo;你們許伯伯出來了,不過可能不回豐城了。&rdo;
&ldo;呀,那去哪兒啊?&rdo;袁衛彬詫異道,&ldo;許大哥的家不是在這兒的嗎?&rdo;
袁父跟許父的交情也是很深厚的,回來後一直關注那邊的訊息,這次得到的結果非常確切:&ldo;省城那邊需要人,所以會直接派到省城,那邊會安排房子,當然是人走到哪裡家在哪兒。&rdo;
袁衛彬有些接受不了,這幾年許言森對他來說跟親大哥沒差,這次留在濟口村沒回來不要緊,因為知道遲早要回來的,可現在不同了,要回也不是回豐城了,而是省城,距離雖比安平縣近,但也近不了多少好吧。
袁父沒看小兒子,一直在留意女兒的表情,袁珊珊微挑了下眉頭,這個結果是有些意外,但人往高處走,這些幹部也不可能一直窩在一個地方不動的,也算不得太過驚訝,原本許父的職位就比她爸高,而且,袁珊珊微皺了下眉頭問:&ldo;許伯伯家應該有些來歷的吧,不止咱豐城這邊的這麼簡單吧。&rdo;
&ldo;嗯,這事以前沒怎麼跟你們說,現在一道說說,&rdo;他擔心女兒真看中了許家的小子,先打打預防針,免得到時候生出波折讓女兒沒有準備,&ldo;你許伯伯老家不是這邊的,不過這些年一直待在豐城工作,沒往上走,想來也是因為這幾年局勢不太明朗,也可能是京城那邊的許家情況更加不太好,所以這幾年也很少走動,你們才沒能在你許伯伯那邊碰到。這回老許能出來,又調動到省城,想必許家應該也沒什麼大問題了,小許說不定也能去京城那邊。&rdo;
袁珊珊還沒怎樣,袁衛彬先垮下臉:&ldo;許大哥要走了啊,那以後還不如在坡頭村那邊了。&rdo;雖是住在兩個村子裡,但騎上腳踏車也很快就能到了,怎麼感覺回來後事事不如意了,除了跟袁父團聚一事。
袁父拍拍小兒子腦袋,笑道:&ldo;你以後也要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