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白樺樹(第2/2 頁)
就明白其實王夕老師知道。因為那笑容有些皎潔。於是連忙配合著。
“我知道,但我不能說。”
“下面有請來自魔都賽區的1號選手。”
……
隨著具有俄羅斯風味的吉他和手風琴的配合響起。優雅而具有民謠範兒的伴奏響起。
幾位老師都有些驚訝,這個風格可是不多見。
俄羅斯的民間歌曲十分愛使用小調式;同時很注重旋律美,在旋律發展中不迴避4和7的使用,譜寫出的民歌旋律大多是憂鬱而又帶有嚴肅的。
所以沒有一定的作曲水平是不敢這麼玩的。
……
靜靜的村莊飄著白的雪,
陰霾的天空下鴿子飛翔,
白樺樹刻著那兩個名字,
他們發誓相愛用盡這一生,
……
第一句的和絃走向就是e—e—adi—b7—(g調),這個adi的使用尤其令人難以想到,讓歌曲在一開始就帶有很暗淡、緊張、凝重的氛圍,也帶有很濃郁的和聲小調氣質。第三句(白樺樹刻著…)又用了e和絃,讓歌曲的色彩變得明暗交加,充滿曲折,可以說手法非常大膽。旋律用到很多4、5、7這些比較尖銳的音符,同時又有很多大跳,讓情緒起伏很大。
……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
劉問在這首歌裡扮演一個講述者的角色,講述一個故事——一對戀人在戰爭年代生離死別的故事,一個充滿悲劇美的故事。
聽到這裡幾個導師已經坐不住了,紛紛推下手中的推杆,但沒有一個人有多餘動作,彷彿是為了聽清這個故事,不敢遺漏。
……
天空依然陰霾依然有鴿子在飛翔,
誰來證明那些沒有墓碑的愛情和生命,
雪依然在下那村莊依然安詳,
……
三個依然有意突出故事發生的場景沒有隨著時間的變遷而發生變化,卻讓人不由自主想象到這一切歌中人眼裡已然是物是人非。
在場的觀眾,導師,包括工作人員彷彿都走進了歌曲的意境中,一起去經歷這個故事。
……
年輕的人們消逝在白樺林,
長長的路呀就要到盡頭,
那姑娘已經是白髮蒼蒼,
她時常聽他在枕邊呼喚,
來吧親愛的來這片白樺林,
在死的時候她喃喃地說,
我來了等著我在那片白樺林,
……
歌曲在手風琴的悠揚音樂中結束。
在場的人都還沉浸在《白樺樹》中。
“異國風情的樂器,悽美的曲調,含蓄而深刻的歌詞,讓我們嚮往歌曲中的深情,也著迷於歌曲中的端莊。”
回過神來的張燁向舞臺走去,也訴說著自己的感動。
劉問也是驚訝於張燁的感悟,後來想想張燁這個牛人的經歷覺得果然是大佬。
被張燁提醒才回過神來的幾個老師正用眼神盯著劉問。
……
王夕老師拿起了話筒,看到這一點。其他幾位老師即使想卻也沒有開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