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牛批的人吃飯不用給錢(第1/3 頁)
很快各種餐點都上齊了。
老闆也過來給大家介紹。
塞爾維亞當地的燒烤以肉,香腸為主,事實上整個歐洲都大差不差。
可縱使是肉也沒有國內的燒烤料,只佐以簡單的調味。所以也就不想國內燒烤漸漸成了夜宵的代名詞。
國內的人們喜歡晚飯後走上一會兒算是消化。沒有生活壓力的飯後更是多種娛樂。
這時候玩過了,餓了怎麼辦,烤兩串,整兩瓶啤酒,吃完回家睡覺,美滋滋。
而這個老闆的燒烤火就火在這些國內弄過來的燒烤料。
反正老闆說的是他師傅會定期給他寄過來。
“這是我們當地的牛肉,牛肉是每天早上要去屠宰場拿最新鮮的,按照東北的習慣,這玩意兒要串成串兒。”
“徽州也是。”
聽著老闆的介紹,劉問不自覺的賣了個乖。
“但在我們塞爾維亞,大家更喜歡烤肉的樣式。所以我們用燒烤盤。這個味道和國內的不一樣,試試?”
劉問夾了一塊,肉挺大,大概女生手掌大小一塊圓圓的,厚度大概五毫米左右,可能是怕厚了難熟。
劉問咬了一口,有牛肉的香味兒,還有酸酸的,卻又不是膩味的酸,清爽。的確有國內的風格又帶著異域風情。
“好吃。”
劉問的評價。
“湖嶺牛肉製作方法做出來的牛肉!加了黃瓜汁和檸檬汁醃製!燒烤料用的是國內的,有一點點麻辣鮮味道,還有點十三香,還有一種味道我分辨不出是什麼,但應該不是國內的調料。”
林主廚就不一般了,國宴廚師的舌頭不是鬧著玩兒的。
“呀,行家啊,這位老哥太厲害了,那個是自己做的味精,用小魚乾加小蝦米磨成粉。”
老闆給大家解釋著。
“差不多,國內也有這麼吃的,不過你們這種應該是仔細研究過配比的,最聰明的是用了湖嶺牛肉的方法。
湖嶺牛肉才能讓這個肉香味不被香料壓下去,純靠肉香的話,除非用澳洲瘤牛,但瘤牛用來燒烤太浪費。
最棒的是醃製,以我最近對塞爾維亞人民口味的瞭解。這種帶一點酸的清新味道在這裡很吃香。”
劉問聽得都懵逼了。因為他回味了下,感覺林主廚說的味道都有,但他吃到嘴裡就是分辨不出。
還有牛肉不都一個味道嗎。好吧,人家說的是處理製作方式,不是牛肉。
(淺見拙談,大家莫深究,真醃了不好吃,我試了,但作者付不起去塞爾維亞的機票。)
“ohgod!您真的太厲害了,您是中餐館的大廚吧。太厲害了,就這麼一口就吃出來了。天吶!”
老闆驚訝的不行。
“這位是我們國宴大廚。”
黃曉軍在旁邊淡淡裝逼道。
“那難怪了。”
誰知道老闆瞬間不驚訝了,可能去過華夏的都知道,這國宴大廚多牛逼不都是應該的嗎,用不著驚訝。
小老闆肯定這麼想的。
“您再給嚐嚐這個,這個是新改良的。還沒有推出。最近研究出來的。”
林主廚夾了一口,就問他們也跟著夾了一點,是一種臘腸類似的。
“好吃。”
這是黃曉軍的評價,大家也都知道他喜歡臘腸飯。估計把這當臘腸了。
老闆看著林主廚將香腸放進嘴裡,然後滿目期待的看著林主廚。
細細咀嚼了片刻。
林主廚又夾起一塊。
“像貴州那邊的臘腸,但沒像當地那樣熏製,只簡單的做成香腸,蒸熟之後烤出來的,肉是豬五花,很新鮮。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