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騎兵出擊(第2/2 頁)
倒是有神機營給發的一百多條火槍,但那東西只能打一響,面對大隊騎兵時根本來不及打第二下,也就是起個震懾對方的作用。如果大同的騎兵能跟韃靼人數量相同,這賬也不會打得這麼窩囊!
一隊百姓正在拼命的往城門這邊跑,他們是第三撥了。之前他們藏在周圍的山裡,現在韃靼人控制了外圍後,開始搜山了,一部分百姓被嚇到了,從各條小路下山,希望能衝進城裡來。
百姓身後沒有韃靼騎兵的影子,但這不能說明問題。人的眼裡有限,即使是最優秀的瞭望手,也僅能看出幾里外。而幾里路對騎兵來說,幾乎就是一眨眼的距離。
城門小隊的隊長在看著董暘,等他的決定。董暘明白,如果要開城門,騎兵就必須做好衝鋒準備。城門開啟,敵軍如果衝過來,騎兵必須出去抵擋,延緩敵軍速度,以配合城牆上的火炮弓弩守城,確保城門有時間關閉。
但那也意味著,出城的騎兵可能會全軍覆沒。除非敵軍退兵,城門不會再次開啟。
董暘笑了笑,露出兩顆大虎牙:“傳令兵,去通知總兵大人,就說董暘帶騎兵出城了。”江瀚死了,他是這座邊城的最高指揮。總兵沒下達全軍不許出城的命令,他有權利自行判斷。
邊城是主城的輔助,能鎮守邊城的指揮使,基本都是總兵的心腹,與總兵有一定的默契。但他必須告訴總兵一聲,如果他回不來了,總兵必須馬上派人接替他的位置。
董暘開始披甲,上馬,提大刀。他想了想,把江瀚送他的腰刀也掛在身上。平時他不帶腰刀的,他認為騎兵衝陣,大刀都丟了,一把腰刀有什麼用。江瀚送了他一把,他也不願意帶。
但前天,他看見江瀚的大刀被打掉了,馬也被打倒了。江瀚就那樣站在地上,好幾個想活捉他的韃靼人都被他用腰刀砍死了。最後他的腿被長槍刺穿,倒在地上的時候,他用那把腰刀橫在脖子上,狂笑著一抹。
原來腰刀是這麼用的啊。董暘在逃離的那一刻心裡想的居然就是這句話,他都不知道為什麼。老友死在眼前,他竟然一滴淚都沒掉,甚至都沒有太傷心的感覺。
他身後的一千騎兵,已經都披甲持戈,在城門裡列隊完畢。城頭上瞭望計程車兵高喊:“百姓還有五百步,遠處未看見韃靼騎兵!”
董暘舉起大刀,指向城門外的方向。
“開門!騎兵出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