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2 頁)
「沒得商量。」召王斷然道,「她必須得嫁!」
召王妃急得不知怎麼才好,連給他使眼色,「陛下!」
「你住嘴!」召王卻是真的動了氣,「從小到大就是你慣著她,才慣出她這些臭毛病!古來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天經地義的事情,怎地偏她就要例外?念那麼多書都念到狗肚子裡去咯?還曉不曉得麼子是三從四德,麼子是禮義廉恥?她今日是嫁也得嫁,不嫁也得嫁,縱是真箇死咯,朕也要她入代國的皇陵去……」他聲音驟然拔高,「你做麼子?!你還想嚇唬朕,你有膽子,你就……」
召王妃情急之下一把捂住他的嘴,「嫻兒,你莫衝動,千萬莫傷著你自個兒!萬事都好商量的咯,莫聽你父皇瞎說噻!」
召明磊也是嚇得慌了神,「姐,你這是做麼子嘛?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咯,你、你先把劍放下。」
他試著往前走,召明嫻卻只是往後退,聽召王說起天經地義那一刻,她早已是心灰意冷。
憑什麼呢?我可以敬你,愛你,可是那也要我甘願。為什麼女娃娃就不須入學堂?明明我一樣能出口成章。為什麼男兒當廣遊歷增見聞,而我便該宥於宮牆之內,不能獨自馳騁四方?為什麼僅僅因為我是女孩兒,就完全不能繼承皇位?女孩兒又如何?我能做的,從來就不只是三從四德,我想要的,也從來不是求一生平穩。
若聖賢有此謬言,那她便不認這所謂聖賢;若世俗有此偏見,那她定要這世俗刮目;若父要子亡,既是你生我養我,那我就還了那條命,又能如何?
她將寶劍橫於頸上,眸光掃過焦急的召王妃、茫然失措的召明磊,最終落定在召王身上,只覺心中有無盡涼意,「孩兒不孝,既然道義不能兩全,便唯有一死罷了。」
召明磊左右望望,急得幾乎掉下淚來,「姐姐……父皇……」
召王示意召王妃將手放開,盯著她緩緩地道:「你,是鐵了心不聽朕的話啦?」
召明嫻輕輕點了點頭,眼中終於還是含上了一層淚水,「恕孩兒不能從命。」
說罷,只待他說出那句話來,便要動手。
包婆婆說過,橫劍自刎,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而且只要夠快,就不會覺得疼的。只可惜……她還是再也見不著她了。她不想讓她以為她失信的,只盼死後有知,九泉之下,再來相逢。
可召王只是看著她,良久,忽然背過身去,大步而行,唯獨將聲音冷冷地拋過來,「要得,那朕就當從未有你這個女兒。」
第9章
「就當從來沒有過我這個女兒……」
唇邊的呢喃逸散在風裡,秦採桑抱著劍倚靠在梆硬的車壁上,閉起眼睛一面聽著同車的人有一句沒一句地聊天,一面想著自己心事。
召國公主暴病而卒,代國使團默默而返;昭寧帝能不能收拾大正帝的爛攤子,奪回幽州一帶;江湖上又出了什麼少年英豪,前兒瞧見什麼有趣怪異的人,碰上什麼奇怪的事。
天南地北的商人客無拘無束,談起來滔滔不絕孜孜不倦,但說到底無非還是些同樣的議論,興致勃勃地拿別家事做消遣。
自己的故事在別人眼中是那般模樣,這倒是極為新奇的體會。她沒料到召王是真的不再顧念一點父女之情,就真的當她已死,而且還未將她葬入祖陵。儘管她知棺中無她,可還是不由覺得難過。
只是這是她自己的選擇,無論如何,都不能後悔。
其實這樣也好,從今以後,就自管自了。一人做事一人當,倒也輕鬆自在!
剛剛停留歇息的小鎮又上了人,此時正被一車人你一言我一語地詢問著來歷去處。
她初初上車時也是這樣被眾人圍著,七嘴八舌問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