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朱元璋做了皇帝之後,脾氣也慢慢變得越來越暴躁,動輒殺人,馬皇后經常委婉開導。一次,朱元璋聽說參軍郭景祥的兒子不孝,竟然要殺自己的父親。朱元璋十分生氣,當下就要殺掉他。馬皇后勸道:&ldo;郭景祥就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如果殺了他,郭景祥就絕後,況且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rdo;一探查,果然是冤枉。又一次,一個宮女惹得朱元璋非常生氣,便要親自懲處這個宮女,馬皇后也裝作非常生氣,馬上把這個宮女交給宮正司議罪。朱元璋問:&ldo;這是為什麼?&rdo;馬皇后說:&ldo;你正在氣頭上,對這個宮女可能會懲罰過重,交給宮正司,他們會秉公處理的。&rdo;
民間還有一個傳說,說的是&ldo;福&rdo;字倒貼也與馬皇后有關。一次正逢元宵,朱元璋在應天府(即南京)的街上賞花燈,看見其中一幅畫,畫中一個婦人騎在馬上,懷裡抱著大西瓜,而且赤著大腳。朱元璋勃然大怒,認為這是用來譏諷馬皇后出身寒微,沒有裹腳。竟敢汙辱母儀天下的馬皇后,一定要嚴懲。於是朱元璋吩咐侍從走到掛著這副畫的那條街,在各家各戶的門上都貼上一個倒轉的&ldo;福&rdo;字,作為標記,明天再一起算帳。朱元璋回宮後,心裡還是悶悶不樂,馬皇后見他這樣,便詢問侍從,得知明天被倒貼上&ldo;福&rdo;字的人家便會受到懲罰,而且這大禍還是由她而引起的,十分著急。馬皇后對朱元璋苦苦求情,但朱元璋怒氣未消,她只好暗中再派侍從在全應天府各家各戶的大門上依樣貼上倒轉的&ldo;福&rdo;字。第二天,朱元璋派侍從抓人時,被全城倒轉的&ldo;福&rdo;字弄得糊塗了,不知該抓誰。朱元璋知道馬皇后的苦心,再加上過了一夜,怒氣也慢慢平息了,便不再追究此事。應天府的居民們看到自己之所以能平安無事,都是拜這個倒轉的&ldo;福&rdo;字之福,自此之後,每逢過年時,便貼上一個倒轉&ldo;福&rdo;字以祈求萬事如意、闔家安康。
大腳馬皇后(2)
雖然這個傳說難辨真假,但透過這個傳說,我們可以知道馬皇后仁德的形象深入民心。
馬皇后就是這樣兢兢業業地維持著宮廷裡、君臣間、君民間的和睦,為朱元璋減少了很多的殺戮。後來馬皇后病重,朱元璋對此寢食不安,到處求神拜佛,為皇后祈福,又徵招天下名醫為其診治。馬皇后對朱元璋說:&ldo;生死有命,祈福有什麼用呢?而藥也只能醫治不死病,臣妾不行了,陛下千萬不要因此加罪於為我診治的御醫。&rdo;到了彌留之際,朱元璋緊緊握著馬皇后的手,慟哭不止。馬皇后看著逐漸蒼老的丈夫,想起以前陪伴他一起徵戰天下的歲月,最後對朱元璋說:&ldo;願陛下求賢納諫,慎終如始,子孫皆賢,臣民得所而已。&rdo;是年馬皇后五十一歲。失去馬皇后的朱元璋,性格變得更加暴躁,馬皇后臨終所期待的君臣相安的局面並沒有出現。明初功臣被朱元璋屠戮殆盡與馬皇后過於早逝也有關係。
仁宗張皇后(1)
張皇后像仁宗張皇后為人賢慧貞靜、有謀有守,堪稱女中豪傑,歷經洪武、永樂、洪熙、宣德、正統五朝,有多次臨朝聽政的機會,卻謹守婦道,安於內宮。而且對自己的孃家人嚴格管束,不使他們隨便幹預朝政,是一位備受稱道的賢后。
張皇后,洪武二十八年就被封為燕世子妃,她的公公就是以後舉兵趕走侄子建文帝,而自己登上皇位的燕王朱棣。張家只是小康之家,父親是彭城伯張麒。張麒是在張氏做了皇后之後,父以女貴,才被封了彭城伯。張皇后有兩個哥哥,也都在燕王帳下效力。
當時還只是燕世子的朱高熾,十分不討燕王朱棣的喜愛。燕王起兵造反之後,親自帶兵四處徵戰。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