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第2/2 頁)
,令倭寇聞聲喪膽。1561年,戚繼光率軍在臺州等地大敗倭寇,生俘1000多人。第二年又馳援福建,搗毀了倭寇設在橫嶼的老巢,並乘勝追擊,連克60營,殺死倭寇3000餘人。
嘉靖三十一年(1558年),明廷先後命王忬和張經總督浙江﹑福建軍務。他們重用俞大猷等抗倭名將,編練水軍,請調援軍,水陸軍密切配合,抗擊倭寇。第二年三月,俞大猷等率舟師夜襲倭寇盤踞地普陀山,俘斬倭寇數百人。嘉靖三十四年(1561年)四月底,倭寇4000餘人突襲嘉興。俞大猷率水陸軍奮勇抗擊,斬倭兩千,明軍乘勝追擊,在蘇州等地殲滅逃倭千人。嘉靖三十五年(1562年),明廷命胡宗憲為浙江總督,他計殺勾結倭寇的海盜首領徐海,誘降勾結倭寇的海盜巨賊王直。
在戚繼光和俞大猷所部士卒的英勇奮戰和廣大受害民眾的積極支援下,經過多年奮戰,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困擾明朝十餘年,給江、浙、閩、粵百姓造成巨大災難的倭患和海賊之亂終於平息。
蒙漢&ldo;隆慶和議&rdo;
馬市圖
&ldo;庚戌之變&rdo;以後,蒙漢之間20年斷斷續續的戰爭給長城內外漢蒙兩個民族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損害,都不能安心生產和生活,一直處於惶惶不可終日的狀態。俺答汗在擴充套件勢力的同時,也努力試圖恢復與明朝的經濟聯絡,蒙古族人民也積極要求發展與長城以南漢族的貿易往來。
在明朝這方面,嘉靖四十五年(1567年),世宗死,穆宗繼位,改元隆慶。此時奸臣嚴嵩已被彈劾下臺,高拱、張居正先後入閣擔任首輔,開始推行一系列改革,整頓吏治,清除嘉靖時的腐敗政治和積弊,也開始反思前朝拒絕與對北方蒙古俺答部通好的政策。在高拱、張居正的力促下,明朝與蒙古達成了對俺答汗的封王、通貢和互市的協議,史稱&ldo;隆慶和議&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