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頁(第1/2 頁)
更能體現海瑞剛直不阿品性的是嘉靖四十五年的&ldo;罵皇帝&rdo;事件。那時,明世宗嘉靖帝二十多年不上朝,整天在後宮裡跟道士們修道說教,朝臣誰也不敢勸說。海瑞雖然官職低微,卻大膽向世宗進諫,給世宗上了《直言天下第一事疏》。在奏疏中,海瑞抨擊世宗屠戮大臣不是個好皇帝,父子分離不是個好父親,夫妻分居不是個好丈夫,&ldo;天下不直陛下久矣!&rdo;並說:&ldo;賦役煩增,萬方則效,陛下破產禮佛日甚,室如是罄,十餘年來,天下極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號而臆之曰:&l;嘉靖者,言家家皆淨,而無財用也。&r;&rdo;讀這樣的罵文,確實痛快,可海瑞罵的乃是當朝皇上。即使換成以善於納諫聞名的唐太宗,恐怕也難以容忍這樣的進諫。世宗讀完奏疏,氣得渾身顫抖,把奏疏狠狠地摔在地上,大喊&ldo;快去把他抓來,不要讓他逃跑了&rdo;。他身邊有知道海瑞的宦官說:&ldo;這個人是個出名的書呆子,他早知道觸犯了陛下活不成,把後事都安排了,我看他是不會逃走的。&rdo;事實果真如此,明世宗下令把海瑞抓起來關進錦衣衛問罪定刑。但該給海瑞定個什麼罪名,卻很使刑部官員為難。《大明律》雖有&ldo;罵人&rdo;一條,而且對各種各樣的罵人的處罰規定得非常詳細,但制定《大明律》的人做夢也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罵皇帝,所以最高只定到罵公侯,對此也只是處以枷號一個月的懲罰,而世宗的意思,當然是要定海瑞死罪。刑部官員翻遍了《大明律》,也不知該給罵皇帝的人定什麼罪。最後刑部尚書想出瞭解決辦法,依&ldo;罵父&rdo;,屬十惡不赦之罪,判處海瑞絞死。但幸運的是,世宗還沒有來得及處死海瑞,自己先死了,海瑞得以大難不死。
鐵骨為民海青天海瑞(2)
萬曆十三年(1585年),年逾70的海瑞升任右僉都御史、欽差總督糧道巡撫應天十府,包括南京、蘇州、常州等非常富庶的地方。但海瑞到任後卻發現當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一是由於重賦和貪官汙吏的壓榨,二是由於不斷的水災。於是,海瑞決定將治水與救災一起解決,既為當前又為將來謀利。他便召集饑民,趁冬閒季節開工,疏浚吳凇江及其支流。又上書請求將應該上交的糧食留下一些解決災民的吃飯問題。在他的組織下,工程很快完成,當地受益的百姓十分感激海瑞。為了進一步維護農民的利益,海瑞大力懲治惡霸,迫使他們歸還強奪的農民土地。
萬曆十五年(1587年),海瑞病死在南京右都御史的任上,享年73歲。死後,朝廷賜祭八壇,封太子少保,諡號忠介。神宗在悼詞中給予海瑞&ldo;直言敢諫之忠臣&rdo;的褒詞,並派官員許子偉護靈柩歸葬。出殯當日,南京城萬人空巷,商人罷市,農夫輟耕,自發為海瑞送殯。海瑞去世時,他的妻子、兒子早已去世,喪事只能由別人料理。經過清點,海瑞的遺物只有八兩銀子,一匹粗布和幾套舊衣服。靠同僚的資助,他的靈柩才得以運回故鄉。靈柩船在江上行駛時,兩岸的百姓自動穿孝來哭送他,隊伍長達百里。海瑞墓海瑞墓座落於今海口市西郊濱涯村,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海瑞墓始建於明萬曆十七年(1589年),皇帝派許子偉專程到海南監督修建。據說運送過程中,海瑞靈柩的繩子突然斷了,人們認為這是海瑞自選風水寶地,於是將其就地下葬。在海瑞墓室後&ldo;揚廉軒&rdo;的亭柱上掛有海瑞寫的兩副對聯,其中一副是&ldo;三生不改冰霜操,萬死常留社稷身&rdo;。正是海瑞的真實寫照。
海瑞祠堂位於浙江淳安縣境內千島湖龍山島上。海瑞任淳安知縣四年零兩個月。四年間,他改革賦役,減輕人民負擔,革除縣衙陋習,成效顯著。海瑞任職期滿離開淳安時,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