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第1/2 頁)
政治清明人稱頌 生活淫亂終成憾(1)
政治清明人稱頌生活淫亂終成憾‐‐明穆宗朱載
明穆宗朱載垕像明穆宗朱載垕(1537~1572)是明朝歷史上第十二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第三個兒子,嘉靖十八年(1539年)被封為裕王,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登基繼承皇位,第二年改年號為&ldo;隆慶&rdo;,故後世又稱他為隆慶帝。雖然朱載垕一生在位僅僅六年時間,但是在他統治期間,朝野政治清明,社會比較穩定,經濟方面與明世宗朱厚熜時期相比,有了重大的改觀,幾乎沒有發生什麼重大的變故,因而可以說他是明朝歷史上比較幸運的皇帝。但是,與他父親朱厚熜一樣,朱載垕也貪於女色,生活淫亂,成為他人生的一大汙點。
革弊施新朱載垕生於嘉靖十六年(1537年),因為生母未能得到其父明世宗朱厚熜的寵愛,又非長子,因而很少得到父愛,再加上朱厚熜寵通道士,相信&ldo;二龍不相見&rdo;,在太子死後遲遲不立新太子,也不與兒子相見。
儘管朱厚熜不喜歡他,但似乎是命中註定,朱載垕生來就是要做天子的。嘉靖十八年(1539年),朱載垕和他的哥哥們受封為王,太監們卻誤將敕封太子的冊寶送到了他的府中。更意外的是,他的哥哥哀沖太子、莊敬太子先後都因病去世,太子的位置居然就輪到他了。當時他的弟弟景王想和他爭奪皇位,但不幸的是,在朱厚熜去世的前一年也死了。儘管朱厚熜一生共有8個兒子,但是在他去世前,唯一在世的就是他的第三個兒子、當時的裕王朱載垕。
朱載垕從小性情貞靜、仁義,很少張狂。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剛滿16歲的朱載垕就出居裕王邸,開始了獨立生活。在裕王邸13年的生活,使他能夠較多地接觸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瞭解到明王朝的各種矛盾和危機,特別是嚴嵩專政、朝綱頹廢、官吏腐敗、&ldo;南倭北虜&rdo;之患、民不聊生之苦。這些內憂外患使他更加關心朝局,對他登基後處理政務有著較大的影響。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朱厚熜去世後,朱載垕登基繼承皇位。即位後,朱載垕倚靠高拱、陳以勤、張居正等大臣的鼎力相助,一改朱厚熜時期的做法,實行革弊施新的政策,使朝政為之一振。
革弊,即平反冤獄,宣佈自正德十六年(1521年)以後至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十二月以前,因諫言而獲罪的諸臣&ldo;存者召用,沒者恤錄&rdo;。冒死上書的海瑞,這時始獲釋出獄,恢復官職。同時嚴懲方士,並罷除一切齋醮,撤西苑內大高玄殿、國明等閣、玉熙等宮及諸亭臺齋醮所立匾額,停止因齋醮而開徵的加派及部分織造、採買。
施新,即&ldo;正士習、糾官邪、安民生、足國用&rdo;。所謂&ldo;正士習、糾官邪&rdo;,就是整治吏治,加強對官吏的考察,即使一般不予考察的王府官員也在考察之列。對於廉政官員給予獎賞和提拔,對於貪官罷免官職,對於&ldo;贓多跡著者部院列其罪狀,奏聞處治&rdo;。與此同時,又蠲免救濟,減少了百姓災後的痛苦,抑制土地兼併,一方面限田地,制定了勛戚宗室依世次遞減制度,另一方面清田地,清查詭寄、花分錢糧和皇室勛戚田莊。
革弊施新取得了比較大的實效,使得朱載垕時期乃至其後十年成了明王朝回光反照的時期。這一時期社會比較穩定,經濟也有了重大的改觀。可以說,朱載垕在使明王朝向最後一個繁榮時期發展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過渡作用。當然,這一切並不完全都是他的功勞,更多的是大臣們努力的結果。當時的明王朝可以說是人才濟濟,文有徐階、張居正、高拱,武有譚綸、戚繼光、李成梁,而朱載垕也頗有齊桓公的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