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與古人扯淡(第1/2 頁)
“沒必要吧。”
李樂跟在曾昭儀身旁,肩頭挎著一個工具包,裡面又是鏟子又是鋤頭,叮噹作響。
“又不是七老八十。”
知道老頭倔,李樂只得讓自己加點小心。
一座臺塬,除了零星的枯草和低矮的灌木叢,剩下的,就是遍佈黃土。
沿著人腳踩出來,彎曲的小道,慢慢往上。
腳邊不時出現的一段段露出土層的石砌牆體和臺墩。
夾雜在牆體裡,幾處類似鑿刻的痕跡,吸引著李樂的目光。
“這是雕的?”李樂指著幾米外一處半漏出土層的石塊。
“那個啊,你仔細看看,像什麼?”
李樂上前,俯下身盯著看樂好一會兒,說道,“像人臉。”
曾昭儀點點頭,“這個是神面紋,小明,你給他講講。”
跟著的幾個學生裡,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蹲到李樂身邊,手指順著石塊上的紋路,“這是眼睛,這是鼻子,這是牙齒,看著比較抽象。”
“這些在凌家灘文化的玉人,良渚文化的神徽,石家河文化的玉人上,都可以看到相似風格的圖案,所以我們推測這幾個文化之間,經過曲折的傳遍和融合發展,由南到北,從東到西,出現在了這個地方。”
不過李樂怎麼看,都覺得這些影象和記憶裡那幾年鋪天蓋地,被人傳說是外星人的三星堆大面具差不多。
“有點像三星堆的面具啊。”李樂感慨。
“你知道?”
“聽說過,還說是外星人呢。”
“嘁,都是些無知者的以訛傳訛。”小明譏笑道,“三星堆是有明確歷史脈絡和文化吸收發展路線的,一群傻逼,小說看多了。”
“不還有拿山海經說事的麼。”
“山海經?司馬遷都說了,‘餘不敢言’,知道什麼意思不?”
李樂搖搖頭。
“意思就是大夥兒當故事看,樂呵樂呵得了。有些白痴把那當歷史書看,純屬特麼扯淡。頂多算是古人在不能解釋一些事物時的想象。”
李樂仔細打量眼前面容瘦削,頭髮冗長凌亂,頗有海子氣質的仁兄。伸出手道,“李樂,不知......”
“荊明,荊軻的荊,王陽明的明。”
兩人的爪子握在一起晃了晃。
“走了,趕緊幹活。”曾昭儀催促一聲。
“好咧。”
爬山一段,李樂發現荊明就是個話癆,也不用老頭指揮,就開始介紹起這個叫皇城臺的臺垣。
哪裡能看出是人造痕跡,怎麼看夯土層,如何辨別石砌牆址走向。
“你看這段,黃土顏色呈現出明顯的分段痕跡,一邊較深,一邊較淺,說明耕作層和文化層分界,瞧瞧,還有間隙層。”
李樂也樂得多聊幾句,問道,“剛才在村委會,孫教授說的什麼生土、疊壓、打破啥意思?”
“這個麼,你知道郭文豪?”
“你已經活了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地質年,你還要活下七千億萬恆河沙數天文年?”
“嗨,那都是時代特性,本人還是很厲害的,什麼家一大堆,但是要說他是考古學家,我是不認的。”
“哦?為什麼?”李樂此時於老師附體,開始給滿嘴京腔的荊明量活。
“考古學家一個必備技能就是識土。他是不會的。”
“您給講講,這識土是怎麼個識法?”
荊明或許是許久沒有人這麼能跟上節奏,顯得挺開心,抬手把圍脖往下拉了拉,露出嘴來。
“透過區分不同的土質土色,縱向可以劃分地層,橫向上可以發現不同種類的遺蹟。土層由上至下,越往下年代越久,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