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章 核常兼備(第2/3 頁)
屬於在彈道導彈上面不多見,但防空導彈領域很常用的線性聚焦式殺傷戰鬥部。
應當是考慮到高超音速飛行體本身就已經具備非常強大的侵徹能力,所以戰鬥部只需要最大化在一定區域內的殺傷效果即可。
景志遠很快便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把注意力放在了另外一種黃色標識上面。
截面是上下兩個卵型結合在一起。
非要說的話,形似一顆生。
如果換個人站在這,哪怕是個技術領域的專家,恐怕也得愣上一陣子。因為沒有任何常見的戰鬥部是這種奇特的形狀。
但卻正好和景志遠專業對口。
“核戰鬥部?”
他幾乎脫口而出——
上下分級的雙卵形/雙球形結構,是小型化核戰鬥部的最典型設計。
位於上方相對較小的初級結構是一個作為扳機的內爆式裂變彈,只是會在中間加入少量聚變材料,用於誘發後續反應。
而下方體積較大的二級結構則是以鈾238氘化鋰6鈽239/鈾235三層材料為主的聚變部分,用於真正釋放出熱核武器的恐怖威力。
任由景志遠目瞪口呆地看了一會兒之後,常浩南才解釋道:
“這個射程潛力,如果只能裝一枚常規彈頭的話,未免有些浪費,尤其是在威懾過程當中……核彈頭重量輕但體積大,如果沒有在設計階段預先考慮,是沒辦法臨時被替換的。”
,!
“當然,我只是闡述一種技術層面的可行性,至於具體是要設計成單純的常規型號,還是要具備核常兼備的能力,這點是由上級首長來做決定……”
回過神來的景志遠點了點頭。
他意識到,今天有關高超音速武器的話題,應該要到此為止了。
再往下的部分,常浩南作為研究人員可以提議,但他作為行政領導,卻不能越俎代庖做出回應……
……
景志遠一行人並沒有停留太長時間,又簡單參觀了一番懷柔科學城之後便準備離開。
畢竟,回去之後還有大把的報告要寫。
行政上事務雖談不上困難,但繁雜程度卻並不亞於研究。
走到門口的時候,他突然有些回過味來,止住了已經準備上車的腳步:
“常院士,我覺得剛才那個方案,可能並不只是像一架飛機……”
他盯著常浩南看了幾秒鐘:
“它真的能夠成為一架飛機,我說的應該沒錯吧?”
對於常浩南來說,利用一個專案的資源對下一個專案進行預研屬於捎帶手的事情。
所以被看穿了也就被看穿了:
“只能說目前還處在概念階段……”
他坦率地回答道:
“拼接式乘波體在高超音速範圍內的最佳化範圍很大,但三馬赫以下,尤其亞音速區域內的飛行效能仍然不夠理想,如果把這個方案做成一架飛機,那有很可能像是太空梭那樣,只能自主降落,卻沒辦法自主起飛……”
景志遠微微瞪大雙眼。
能考慮到這種程度,說明對方是認真的。
他很快想到了一個用途:
“如果用作臨近空間偵察,也就是用飛機發射,然後自主降落,那倒也足夠了……而且比衛星方便得多。”
常浩南倒是也考慮過這種思路。
實際上,他重生之前正在參與的專案,最終產品就是一個空中發射高超音速飛行自主降落的型號。
但如今他對高速氣體動力學理論的認識已經超過了上一世,因此已經不再滿足於重複一遍當年的工作。
而是準備搞點更大的樣。
“關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