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林李之辯(第2/3 頁)
實際上,蘇家還是忌憚“海老鴞”和他的幾個弟兄。
有道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江湖廝殺,人手充足固然重要,可兵貴精,不貴多。
只要有錢,一人一塊大洋,上街拉個十幾人壯聲勢、充場面,不成什麼問題,但那到底不過是一幫烏合之眾,槍聲一響,立馬作鳥獸散。
“海老鴞”之所以蔓兒響,是因為他手下的幾個弟兄,每個人都有獨當一面的實力,完全不同於那些花點錢就能找到的小嘍囉。
可是,這樣的想法,在江城海看來,實在有點幼稚。
說是跟“海老鴞”談和,其實只是想讓他離開周雲甫。問題是,江城海一旦離開周雲甫的庇佑,除非乾脆離開奉天,否則白寶臣就會立馬對他動手。
江城海思忖了片刻,忽然聯想到商會會長的位置,緊接著立刻明白了蘇文棋的打算。
“你是想把我支走,等著看周雲甫和白寶臣互掐,最後兩敗俱傷,剩下你們蘇家一家獨大?”
“海哥說對了一半。”蘇文棋解釋道,“我的確是想坐山觀虎鬥,但我不是為了蘇家一家獨大。說實話,自打我兩個哥哥死後,我爹早就不想再摻和江湖上的事兒了,我也不想我家一直這麼黑下去,等除掉那兩家,再找陳萬堂把我哥的仇報了以後,蘇家便不願再過問江湖,只想老實做點實事。”
江城海有點意外:“你們家想洗白隱退?”
“可以這麼說,但莪覺得,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蘇文棋推了推鼻樑上的鏡片,“國難當頭,眼下當務之急,應該是澄清商界,改天換地,實業興邦,救亡圖存!”
又是這套詞兒——江城海明白了。
西洋三年,東洋三年,蘇文棋遊學歸國,也跟很多留洋青年一樣,言辭之間,總喜歡帶上“救國救民”之類的話。
這也難怪,就連許多公派出國考察的大臣,回來時都有求變的心態,何況他這樣一個年輕人?
可說完這番話,蘇文棋自己也笑了。
“我知道這話聽起來可能有點幼稚,但我確實是這麼想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
“聽不懂!”江城海連連搖頭,“但你說的不幼稚,沒人愛受洋人的氣!”
蘇文棋頓時面露欣喜:“海哥,你也支援革命?”
江城海想了想,並未直面回答,轉而問了一個不著邊際的問題。
“你看過水滸沒?”
“啥?”蘇文棋一臉疑惑,“呃……知道一點兒,但懂的不多,海哥怎麼突然問這個?”
“林沖和李逵是誰,這總知道吧?”
“那肯定知道。”
“那你說,這世上,是林沖多,還是李逵多?”
蘇文棋一時沒反應過來,尋思了片刻,卻說:“這兩個都不是凡人,都不多見。”
江城海微微頷首:“那我換個問法,是像林沖的多,還是像李逵的多?”
蘇文棋再次沉思。
林沖和李逵,雖說都是梁山好漢,可要說區別,那就大了去了。
林沖落草為寇,那是一退再退,一忍再忍,周圍人的人一勸再勸,直到被逼到牆角,實在沒地兒可去了,才趁著雪夜,下了狠心落草。
可李逵卻手持宣花板斧,人頭飛濺,連眼都不帶眨一下的直腸子,經不住忽悠,奔赴梁山,只需要一個念頭就夠了。
非要二選其一的話,那還是像林沖的更多。
“海哥,你覺得他們成不了?”
“不知道,我就一個粗人,不懂這些大事。”
江城海不置可否地站起身,卻道:“我只知道,關外剛剛停戰,滿打滿算,也才四五年的時間,當年你還在留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