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東市行(第2/2 頁)
人、府三人、史七人、典事二人、掌固一人,管交易的公平、贓物、偽劣產品等事。
所以,當初隱潭遊俠兒在東市裡勒索商賈,其實也有東市署的縱容成分。
你當遊俠兒收的錢,全部歸遊俠兒禍禍了?
年輕了不是?
在各處轉了轉,筆墨紙硯,特別是紙,範錚買了一車,讓商賈拉到敦化坊去。
本來商賈還想要兩文腳力錢的,可看看範錚的官樣,果斷閉嘴。
惹不起,官字兩張口,咋說咋有理。
是藤角紙、黃麻紙、竹紙,那些上好文書專用的楮紙可不敢買。
就這,一刀五六十文,愛買不買。
哦,一刀紙,通常指的就是百張。
所以,讀書的窮人少是有原因的,要是連書寫的最基本紙張都買不了,咋讀?
窮文富武,可就是窮,也有個三六九等的。
有人把家裡的豪宅出租掙錢稱為窮,有人夜宿橋洞稱為窮。
也就是有香坊這個坊產頂著,要不然坊學的用紙量足夠範錚頭禿。
前面是大堆石炭。
石炭的價格,在唐朝沒有找到直接可參考的資料,間接的《賣炭翁》倒是可以參考一下。
一丈綾,約六百六十文;半匹紗,按生絹計算,二百四十文。
那個“一車炭,千餘斤”,斤數是虛指,大約按五百斤算比較合適。
五百斤,九百文錢,如果以貞觀時期的物價水平來說,還是不錯的。
以《賣炭翁》在安史之亂後的背景,鬥米二百文的物價水平,對比貞觀年平均鬥米二十文的水平,就只能呵呵了。
大塊的石炭幾乎售罄,就只剩零星的石炭渣子與粉末,掌櫃與夥計正苦著臉,用笤帚與鐵皮撮箕掃攏。
賣大石炭時有多爽利,處理這些渣就有多費事。
哪個主顧願意買這些殘渣?
拉去倒你還得找到合適的地方。
石炭堆多了,通風不足,還可能會自燃。
“同州的?”
範錚冷不丁開口。
掌櫃立刻放下笤帚,賠著笑臉迎了過來:“這位客官好眼力,同州郃陽的石炭,燒得可帶勁了。”
關中一帶,同州的石炭是出了名的,郃陽、白水、澄城、韓城四縣,可是連片的石炭大產區,離長安城還不遠,同州治所馮翊縣到長安才二百五十五里。
這一片主產的還是煤化程度高的瘦煤、適於民用的貧煤。
所以,石炭的粘性就呵呵了。
那麼,碎渣自然就比例較高,處理起來也比較費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