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第1/2 頁)
不過這不是什麼問題,她手裡頭有的是錢,看上的買下來就夠了,就貼著老城區買十個院子,十個裡面總會有三個增值空間大吧……
杜若雲動過炒房的想法,可是她轉念一想,眼下距離京都房價的飛升期還有小三十年,她手裡頭有這份錢,幹點別的不好嗎?市場馬上就要放開了,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的經濟-金融很快就能與內地接軌捆綁,就算京都的房價一-夜之間飆升到巔峰,她也不缺買那麼幾套房的錢。
更何況,家裡人就這麼幾口子,要那麼多房子幹什麼?房子是能增值,兩萬塊買回來的房子,等三十年後可能就變成了兩千萬,可現在把這兩萬塊投出去,三十年後變成兩個億都不是什麼大問題。
在京都的落腳點解決了,杜若雲請人來把院子裡裡外外拾掇了一遍,又把屋子裡用得著的東西也都置辦齊全,這才返回福城,坐船回彭浪島。
等李國棟把部隊裡的事情交接完,杜若雲和李國棟把家裡要帶走的東西都打包好一併寄走,諸如傢俱這些帶不走的東西就都送給孟嫂子,謝寧一心想要回城,複習的時候還算努力,考上了福城醫學院,打算畢業之後找找關係回到孟嫂子和謝旅長跟前來。
孟嫂子已經給謝寧做結婚用的傢俱這些了,杜若雲屋裡用過的傢俱都是好的,新上過的漆連個指甲蓋大的殘片都沒磕掉,孟嫂子早就旁敲側擊地同杜若因打聽過了,她原先打算花錢同杜若雲買下那些傢俱的,可杜若雲沒收那筆錢。
搬來彭浪島上十幾年,孟嫂子雖然嘴碎了些,但心腸是好的,幫過杜若雲不少次,有時候杜若雲太忙,沒空回家給大娃和二娃做飯,都是拜託孟嫂子給做的,雖說孟嫂子做的飯不怎麼好吃,可該承人家的情還是得承。
十多年過去,杜若雲那艘小船已經破爛得不能看了,是貨真價實的『危船』,杜若雲捨不得賣掉,索性直接用系統把那艘小船給回收了,剔除掉壞掉的不能用的那部分,留下來的成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合成了一個船模,將十多年的記憶封存在這巴掌大的船模裡。
-------------------------------------
七八年的正月底,杜若雲和李國棟搬到了京城,李國棟每天都去高牆大院裡上班,跟著大領導開始人生下一個階層的學習,杜若雲則是變成了無業遊民。
因為李國棟工作性質特殊的緣故,中午不能回家吃飯,杜若雲高興得差點在門上掛兩串鞭炮慶祝一下。
李國棟不回家,她有大把的時間做自己的事情了。
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在香江和濠門已經發展得根深蒂固,世界市場也已經開啟,大陸算是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版圖上的缺口。
如今花國的市場正在逐步開放,珍妮珠寶和珍妮實業憑藉之前多年找內地工廠代工合作的經驗,可以很快地搶佔市場高地,將那些好東西帶到內地,也方便帶著內地更多物美價廉的產品走向世界。
在這個年代,花國的工業產品想要銷往海外,會面臨高昂的稅費,出廠價只要五毛的東西,被人家一收關稅,可能就會變成兩百塊零五毛。這個價格在與同類產品競爭時,根本沒有半點的競爭優勢。
可珍妮實業已經憑藉龐大的海外關係構建起了海外銷售網,除了集團本部在香江與濠門之外,在美洲大陸與歐洲大陸、澳洲大陸都有自己的分公司,關稅能夠避免絕大部分,能為花國本土生產的產品提供一個公平的競爭機會。
國外的人力成本較高,國內的則是相對便宜,杜若雲倒是有心不賺這個利潤差,把利潤差反哺到工人生活中去,可是這樣做不現實,她便想出了一個迂迴折中的方法,將賺到的差價全部投入到集智大學的科研經費中去,招攬更多的人才,從事範圍更廣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