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 頁)
恆哥六歲開蒙讀書,他去的是一家名聲很好的學堂,一旬才回來一次,饒是如此,吳松每次都會先檢查他的功課。
吳松日常公務繁忙,但對孩子們都很上心的。
最近繡花娘的身子不好,繡花經常回去看望,郎中也說了,也就是這段時間的事情了。
來了京城,跟吳大一家一起做生意,哪怕沒有大富大貴,但寶生和風琴也在京城裡站穩了腳跟,去年繡花借了他們一些銀子,加上他們這幾年自己賺的銀子,買了個很遠很小的二進宅子,好歹也是有自己的房子了。
今夜,吳松也過去了,看著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繡花娘,他就想到了吳母,轉眼間她也走了有幾年了。
時間過得很快,他都已經快到而立之年。
繡花娘病重,纏綿病榻,郎中也看了好幾回都說到這裡了,她自己如今連湯藥都不想喝了。
「娘老了,遲早會走的,你們姐弟有今天不容易,別浪費銀錢了」。
繡花娘每次說到這裡,寶生和繡花都是紅著眼,幼時,母親總是把最好的留給他們,在親事上,也很用心,老了老了,也不想給他們添麻煩。
東哥跟恆哥差不多,也去讀書了,不過繡花娘病重了,他就回來了。
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繡花娘還是去了,寶生在寺廟裡把爹爹的排位和骨灰帶了回來,學著吳家,在後面專門騰了一個屋子,供奉母親父親。
繡花跪在靈堂前,不知為何,腦中又浮現了上輩子的事情,吳母跪在自己墳前哭的樣子。
「夜深了,大姐你回去吧」。
「不用,你姐夫也回去了,孩子有人看」。
寶生看著繡花,無奈的嘆了口氣,人生在世都有這麼一遭的。
吳松沒事,也會過來跟著繡花一起,直到過了五七,喪事才徹底結束。
恆哥長大了,長得跟吳松簡直是一模一樣,父子二人站在一起,一大一小,一模一樣。
「父親,妹妹不喜歡這個簪子」。
首飾鋪子裡,二人在一起給明月挑東西,吳恆看著吳鬆手上的簪子,開口說道。
「我送的,那就是一塊破布,你妹妹也喜歡」。
恆哥長大後,就開始叫父親母親了,也是一種禮儀,明月有時候跟著哥哥學,但也會叫爹孃,就是看心情。
「你妹妹如今都能去書塾了,你大姐都過了及笄之禮,今年眼瞅著也要過去了」。
「時間過得很快,不過父親仕途也很順利,柳叔伯還沒回京呢」。
「還有兩年,都是要外放的」。
吳松如今在禮部做事,官職說高不高,但也不低,若是想更上一層樓,那就得去偏遠地方增加自己的履歷。
前幾天的時候,皇帝也說了這個事情。
吳松能幹是一回事,但有些規矩也不能破了,再者,出去鍛鍊一下,對他也不是什麼壞事,在他這個年紀,已經是從三品的官員,真的不多。
往後前途真的會很好。
「我要讀書,肯定不能去,娘和妹妹估計會去吧」。
「若是實在偏遠,我自己去就是,沒必要讓他們跟著我一起來回顛簸,過年也是會回來的」。
「也好」。
最後,父子二人一人買了兩件好看的首飾,準備回去送給家裡人。
繡花年歲漸長,身上也多了些韻味,近來她喜歡抄佛經。
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事情,吳松忙碌,剛好能打發時間。
忘了說了,去年,一家子又搬家了,搬到了地段更好的地方,買了個五進的宅子,之前的那個繡花和吳松直接賣了,添了一些銀子,買了這個宅子,離吳大家裡也不遠。
這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