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即便知道賜婚是各取所需,聽到盛煜親口說出來,仍令她措手不及。
在盛煜答應庇護魏知非、派盧珣護她的安危、夜裡放任她鑽到懷裡取暖、嘴裡嫌棄她幼稚卻仍讚許那串金鈴的時候,魏鸞以為,經過小半年的相處,兩人間已有了些夫妻情分。
卻原來,他做這些都是為了公事。
是她自作多情了,盛煜原來沒想過動真心。
這個臭男人!
魏鸞眼底的光芒漸漸黯淡下去。
不過盛煜為救魏知非而受傷,終歸是令人擔心的。
她沒心思再挑書,索性丟在旁邊。
沒過片刻,明黃簾帳後人影晃動,永穆帝走了進來。迥異於跟盛煜議事時的威儀姿態,他在晚輩跟前甚少擺出九五之尊的威壓,拿了卷書踱到裡面,見魏鸞不知何時已跪在了地上,永穆帝稍露詫色,旋即明白過來,道:「都聽見了?」
「臣婦罪該萬死。」魏鸞俯首為禮。
永穆帝抬抬手,「起來吧,這算什麼罪。」等魏鸞站起身,他隨手翻著桌上挑出來的書,口中道:「明白朕的意思嗎?」
哪能徹底明白呢?
魏鸞又沒長在他腹中,哪知道九五之尊的花花腸子。不過帝王威重,江山朝廷都忙不過來,應該不至於為她和盛煜的私事操心。今日叫她在殿裡聽,多半還是為兄長的事,遂斟酌著道:「家父和家兄能夠保全性命,全賴皇上恩賜保全,敬國公府深蒙皇恩,臣婦牢記在心。」
永穆帝微露詫色。
在他眼裡,魏鸞跟周驪音一樣,都還是沒長大的小姑娘,榮寵尊貴又嬌氣任性。
就算魏鸞更懂事些,也才過及笄之年,見識終究有限。
這回答卻超出他的預想。
永穆帝瞧得出她不是虛奉恭維,便又道:「今日在蓬萊殿裡,又被皇后斥責了?」
魏鸞詫然抬眸,看到永穆帝竟笑了笑。
這便是承認了他在盯著蓬萊殿的動靜。
魏鸞心頭劇跳,知道永穆帝這是有意向她流露態度,再不遲疑,恭敬道:「皇后確實教導了幾回,都是臣婦愚鈍,因時常為父兄和孃家眾人擔憂,才會考慮不周。今日臣婦鬥膽,有幾句話想稟明皇上。」
「你說。」
「魏家蒙皇上不棄,才有今日之榮寵。家父在朝中行事向來謹慎,兄長在軍中歷練多年,上陣殺敵也是為報效朝廷,忠心可鑑。如今既進了玄鏡司,想必是才能有限,行事有疏漏之處。還望皇上寬宏大量,能寬宥他們往日之失,日後父兄必會竭力報答,忠君報國!」
類似的話永穆帝聽過很多遍,不過這是頭回從她這般年紀的女子口中聽到,還是他看著長大的孩子。
姿態恭敬而語氣篤定。
久居廟堂高處,練就老辣獨到的目光,永穆帝自然看得出這番話是真心抑或虛情。
他的臉上漸漸露出笑意,頷首道:「魏嶠有女如此,實在是幸事。」
說罷,將挑出來的書遞給她,讓她退下。
等魏鸞恭敬退出去,外間傳來內侍掩閉殿門的聲音,永穆帝才輕輕嘆了口氣。
雖說章氏跋扈,但他對於魏鸞確實有幾分疼愛。
幼時玉雪可愛的小姑娘招人心疼,長大後出落得明麗出眾,又如此聰慧,也難怪能令太子沉迷苦求,讓盛煜生出不該有的心思。只可惜,太子自幼被章氏庇護著,歷練不足,未必能護她周全。而至於盛煜,他肩上的擔子太重,沒有感情用事的資格。
得讓魏鸞退回合適的位置,才不會令盛煜泥足深陷。
……
對於永穆帝的心思,魏鸞自然無從知曉。
回府之後她也沒見著盛煜。想必他公務纏身,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