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5 頁)
後,派一傳令兵通知張興漢率三營繼續阻擊,以掩護主力部隊撤離後,便帶著團部和直屬部隊離去了。
撤離的同時,王鐵漢聯想到張興漢白天帶著副營長劉建國來團部一事,心中狂驚不已。
……………………………………
北大營戰火燃起,槍炮齊鳴的同時,奉天城東小東門張氏宅院內。
張玉喜攜夫人劉麗萍下了車,帶著替張興漢送信的小李子走進了自家廳堂,進入廳堂後,張玉喜一邊讓夫人去吩咐下人給小李子準備飯菜,一邊招呼小李子坐。
坐下後,張玉喜這才拆開張興漢的家書,邊拆還邊笑著問道:“小李子,你老家是那的啊?”
{回稟張老爺,卑職家是鐵嶺的。}小李子連忙恭敬的回答。
而這時,已經拆開家書的張玉喜被信上的內容給驚住了,家書內容如下:
爹,娘,當你們看到這封家書的時候,兒可能已經於敵寇交上了火,曰本人賊心不死,企圖侵佔我東三省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一點從當年他們炸死大帥張作霖就能看出。
記得在興漢小的時候,爹和娘就常教育我,要好好學習,將來長大後報效國家,幹一番大事業。
如今,曰寇窺伺我國領土,陰謀發動戰爭,妄圖武力吞佔我富饒東三省,兒身為國家軍人,理應率麾下將士們奮起還擊,保衛奉天,保衛東北。
然槍彈無眼,戰中生死難料,如兒不幸戰死,望二老切勿傷悲,因為,兒是為國家為民族而戰,雖死猶榮!
唯憾者,是二老養育興漢多年,興漢卻未能回報萬一,更無法為二老膝前盡孝,養老送終。
所幸,吾尚有一弟,興華年少聰慧,姓格善良,對二老敬愛有加,興漢若不幸戰死後,定能替兒盡孝,如此,兒心無牽掛,可全力以赴奔赴國難,為國效忠了!
令,兒所派通訊兵小李子,跟隨兒多年,忠心耿耿,念其乃三代單傳之獨苗,不忍斷其家之後,特令其送信後留在吾家,不必返還。
如兒戰敗殉國,爹應與娘儘快離開奉天,隨撤退部隊一同撤往關內,至於小李子,爹可在撤離奉天時將之帶上,此去關內兇險難測,多一衛兵,安全亦多一份保障。
自古忠孝難兩全,望父母大人原諒,不孝子興漢泣告父母大人,民國二十年九月十七曰晚。
張玉喜將這份令人潸然淚下的家書讀完後,整個人如僵住了一般坐在椅子上,手開始顫抖起來,手中的家書更是掉落在地。
第八章:首戰告捷(上)
這時,張母劉麗萍走了進來,見丈夫一臉蒼白,家書更是散落腳下,趕緊走了過去,急切的問道:“老爺,你怎麼了?”
“老爺看了我們營座的家書就變成這樣了。”一旁的小李子也是滿臉著急。
劉麗萍匆忙撿起地上的家書,匆匆將信紙上內容看完,兩行清淚已經從她那已經有了明顯歲月痕跡的臉頰上滑落而下。
劉麗萍強忍悲傷,哽咽著對張玉喜道:“老爺,我們該怎麼辦啊?難道就這樣坐視興漢戰死嗎?”
說著,劉麗萍終於忍不住痛哭失聲,“我的兒啊,你怎麼就這麼傻啊。”
豈料,一直沉默不語,臉色蒼白的張玉喜忽然站了起來,目光遙望廳外的繁星夜空,冷然而堅定的道:“不,興漢他不是傻,他是忠!”
踏步走出客廳,來到院內,望著漫天繁星,張玉喜自豪的沉聲道:“興漢說得對,作為軍人,作為中華男兒,衛國御辱是他們理應盡的責任和本分,我張家能有這樣的子孫後代,列祖列宗九泉之下亦會感到欣慰自豪。”
劉麗萍沒有說話,而是輕輕的啜泣不止,作為一個母親,她雖然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無事,但自幼受良好家教薰陶的她,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