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頁(第1/2 頁)
慕容清臉忽的紅了,不知道回復什麼好,&ldo;皇上又在說瞎話哄清兒。&rdo;
&ldo;怎麼會呢,朕以後一定好好待你,你也不要負了朕才好。&rdo;蕭承安把慕容清抱在懷裡輕撫。
慕容清有些慚愧,但仍痴情道,&ldo;皇上就是清兒的一切。&rdo;
一語未了,突然宮監來報,&ldo;皇上,吳國派使者前來,不知何事,大臣們都在乾清殿等著您呢!&rdo;
☆、第二十三章太后反目
&ldo;微臣以為,吳國這次派使者來求親,乃是出於結盟考慮。如今吳國實力日盛,不如兩國藉此機會強強聯手,北境勢力便不會輕易來犯。&rdo;餘太傅進言道。
&ldo;臣以為不可,吳國皇帝生性多疑,恐怕是借和親名義探聽兩國虛實,依老臣愚見,應該殺之,以警效尤。&rdo;慕容越上前反對。
&ldo;臣同意慕容大人的看法,但自古兩國交戰都不殺使者,不如直接打發他回去。&rdo;昭惠太后內弟位居一品官位的姜大人說。
&ldo;好了,&rdo;皇上打斷姜大人的話,&ldo;眾愛卿說的都有道理,既然吳國準備將皇室宗親大將軍宋臨之妹嫁與朕為妃,我們不好回絕,再說這對我國也是一件好事,何樂不為。你們先退下,待我從長計議。&rdo;
&ldo;太后召兒臣前來不知何事?&rdo;皇上看著禱念經文的昭惠太后。
丫環扶起太后,&ldo;哀家今天找你來,是想和你商議吳國結親一事。&rdo;太后慢慢說道。
皇上有所警覺,仍不露聲色,&ldo;太后一向潛心禮佛,怎麼今天想起和兒臣談起這件事。太后放心,兒臣自會處理。&rdo;
&ldo;皇上剛即位可能不瞭解,先皇在位時,我梁國和吳國有過領土爭端,吳國還派出奸細打探我情,所以此次親事萬萬結不得。&rdo;太后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說道。
皇上心裡早已猜出緣由,心想,&ldo;朕即位不久,你就要事事插手,不知梁國是姓蕭還是姓姜!&rdo;
皇上和緩的說,&ldo;太后多慮了,領土爭端我有所耳聞,最後兩國各退一步,和平解決;奸細一事更是誤會。&rdo;
&ldo;誤會?皇上還是年輕,裡面的許多事你還不知道,總之有哀家在就不能看著吳國的人進梁國的門。&rdo;太后依然堅持反對。
皇上心想此刻和她力爭也不會有什麼改變,只得先敷衍過去,再和皇后商議。
&ldo;太后所言並不是全無道理,和親的事就先放一放。&rdo;皇上試圖改變話題,&ldo;太后最近身體可好,兒臣近日忙於朝事無暇給太后請安,還請寬恕。&rdo;
&ldo;哀家身體無礙,前些日子聽說餘湘兒在冊封禮上流產了,皇上你太粗心大意。&rdo;太后不滿的說。
&ldo;太后教訓的是,事情真相已經查清,相關人已經被懲處,以後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rdo;皇上低眉說道。
&ldo;哼,哀家深居後宮,知道後宮爭風吃醋那點事,什麼都別想瞞我。&rdo;太后似乎話裡有話。
&ldo;太后的話有道理,今後兒臣會命皇后多加看管,徹底整頓後宮。&rdo;皇上想平息太后的怒氣。
&ldo;不用你命令了,昨日我特意召見皇后,今後後宮一切大小事務必須先報與我,再做定奪。&rdo;太后語氣生硬。
皇上大吃一驚,自己居然還不知道此事。&ldo;太后,您得多為自己身體著想,皇后一個人可以應付得來。&rd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