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第1/3 頁)
至少沈硯國還在考慮之中,他肯定時時掌握著他們的行蹤,既然還在做抉擇,也就說明他們大概還沒出凌熾境內。
而沈硯國面上早已將這件事放下了,但其實心裡還在思忖這件事。福寧一早表過態,他是唯三知道這件事的人,從來都反對沈硯國聽取宋喬淑的建議向皇上請兵。
單不說這件事的危險係數有多大,就是皇帝的態度都有待考量。
可以看出來的是,皇帝對他並不十分滿意,而且偏心的態度也是可以看出來的。沈硯國並不想挑戰他在皇帝那兒僅有的耐心,所以不管請兵的理由是什麼,他能不能成事都是個會很大的問題。
而另一方面,宋喬淑說的那些利害,於沈硯國來說好處多多,而於皇帝來說,卻並不顯得那麼明顯了,他深知要皇帝出兵必然要是利君利國的好事,所以其中說辭也要仔細揣度。
不然。如果出了偏漏,在沈硯國請求出兵的時候,皇帝並沒有答應,雖然結果看著不會如何,但是這樣已然給皇帝留下了沈硯國在打軍隊的主意的印象。
這樣一想,似乎這件事對於沈硯國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福寧這樣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是沈硯國一直遲疑也不是沒有原因的,他仍舊對宋喬淑說的那些存了念想,這樣的誘惑擺在他面前沒有不覬覦的可能。
然而在沈硯修再次被皇帝當朝誇獎,這於沈硯國來說不亞於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草,他心裡的嫉妒已經要壓不住了一般,在這一刻迅速膨脹,以至於他再次想起那個念頭,就再也壓不住了。
回到寢宮,沈硯國跟坐不住一般在原地來回踱步,直到福寧看不下去了,剛想上前去勸,就聽沈硯國指著門口對他命令道:&ldo;去,去把四皇子妃給我找過來!&rdo;
福寧心裡&ldo;咯噔&rdo;一下,這就是沈硯國已經要表態的意思了。他沒有動作,下意識道:&ldo;殿下,您要三思啊!&rdo;
沈硯國雙眸微眯,眼神裡的陰鷙似要冒出來一般,大聲道:&ldo;三思,三思!我沒有三思過嗎?父皇那是什麼意思你難道也不明白嗎?我在朝中做牛做馬那麼多年,他都視而不見,而四弟只是稍露頭角他就讚不絕口,我……&rdo;
&ldo;殿下!&rdo;福寧大聲阻斷了他接下來的話,&ldo;殿下,隔牆有耳!&rdo;
沈硯國是被氣糊塗了,口不擇言也屬常理,只是因為最近皇帝給他的打擊太大,而宋喬淑的那些話又時時縈繞在他心頭,讓他總是不自覺的想起,不自覺的要滿足這個慾望。
冷靜下來之後,他也不再拖沓,再次對福寧道:&ldo;去,把宋喬淑叫過來。&rdo;
福寧看這樣勸不動,還要再說,猛的被沈硯國一個凌空的眼神給怔住了,吶吶這說不出話來。
&ldo;還要我再說一遍嗎?&rdo;沈硯國厲聲道。
福寧不敢再拖沓,跟在沈硯國身邊十幾年,如果還不明白現在沈硯國的想法,那他這輩子還真是白活了。福寧連忙往外走,還想著要怎樣將殿下的這個念頭壓下去,就聽身後沈硯國再次冷然道:&ldo;要怎麼做,不用我教你吧?&rdo;
☆、第460章 七日
福寧腳下一個踉蹌,好不容易穩住身形,立馬轉身道:&ldo;不用不用,老奴明白。&rdo;
沈硯國冷哼一聲,背過身,放人走了。
福寧當然知道沈硯國這是什麼意思,是想讓福寧做的完美點,將宋喬淑叫過來的時候不要叫別人發現。看他現在冷靜下來的樣子,就知道沈硯國這會兒是下了死心要這麼做了,他如何也攔不住了。
不敢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