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第1/2 頁)
清末某官員,在衙門掛對聯一副作為座右銘:讀聖賢書,皇天不負;用黃老術,唾面自乾。真是好涵養。
另有一趣聯:大人大人大大人,大人一品高升,升至三十六天宮,與玉皇蓋瓦;卑職卑職卑卑職,卑職萬分該死,死到十八階地獄,為閻羅挖煤。謔己媚上,極盡能事。
有人調侃清朝官場不惜以妻妾送人謀官的怪狀,稱之為&ot;肉紅&ot;(紅,紅頂子),並撰聯:不怕頭巾染綠;須知頂戴將紅。
潘祖蔭好尚文雅,刑部某司員聽說後獻詩討好。潘祖蔭看後不禁大笑,原來都是些&ot;跟二大爺他媽逛廟會&ot;之類狗屁不通的詩文。
吳趼人《新笑史&iddot;避諱》說:清朝官場避諱之風盛行。有人給光緒朝郵傳部右侍郎盛宣懷送了一些宣威火腿,禮單上寫著:&ot;宣腿若干。&ot;師爺為了避諱就向盛侍郎匯報說:&ot;有人給您送腿來了。&ot;
林則徐求雨
林則徐任湖廣總督時,有一年境內發生大旱災,米價大漲,老百姓買不起糧食,很多人都流離失所,四處討飯,甚至被餓死。為救濟災民,林則徐捐獻出自己的&ot;養廉銀&ot;(俸祿以外的一種津貼),並倡議屬下各官員也捐出一部分,好用來購買糧食,開粥廠放賑。可這幫貪佔慣了的酷吏,哪肯拿自己的錢周濟這些&ot;賤民&ot;呢?所以根本無人響應。林則徐苦思冥想,終於想到一個主意。於是,他貼出告示,說決定於某日至郊外&ot;求雨&ot;,為表示虔誠,全城百姓、官員一律先期齋戒十天。到了&ot;求雨&ot;這天,他命手下官員列坐於壇前烈日下,不準撐傘。過了一上午才命人抬來茶缸,讓大家喝茶。官員們早已經曬得口乾舌燥,紛紛取來茶水解渴。可不多一會,林則徐與眾官員大吐,原來這是他有意派人在茶中加入藥物所致。他下令誰都不準掩蓋,親自一一驗看所吐之物,除了自己吐出的是糙米飯和蔬菜外,其餘皆為雞鴨魚肉等葷腥厚味。此時的林則徐勃然大怒,聲色俱厲地說道:&ot;求雨本是為民請命,想不到你們竟視同兒戲,不肯認真齋戒,惹怒上天,難怪天不下雨!我要治你們荼毒百姓的罪!&ot;至此,眾官員才知他&ot;求雨&ot;是另有用心的。自然叫苦不迭,紛紛認錯,並且都表示願捐&ot;養廉銀&ot;出來,解救百姓,將功補過。
林則徐:由對聯見一生
被史學界稱為&ot;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ot;的林則徐,四歲開始讀書,7歲開始練習寫文章,13歲獲得鄉試第一,十四歲中秀才,20歲中舉人,嘉慶十六年為進士,可謂是一路青雲直上。嘉慶二十五年起,先後任浙江杭嘉湖道、鹽運使、江寧布政使、兩廣總督等職。&ot;粗菜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為之。&ot;這一聯是林則徐之父林賓日為林家故居廳堂所題的。林則徐正是在家境貧寒但國學修養深厚、為人剛正不阿、處事清高耿介的父親的影響下,在這樣的生活與抱負的激勵下,走過了他偉岸的一生。
林則徐自己也寫就很多經典的對聯,透過這些充滿文采的對聯,不難看到他一生的經歷、抱負與坎坷。
林則徐從小聰穎。有一次父親送他上私塾,他頑皮地騎在父親肩上,被老師看到,隨口說道:&ot;以父作馬。&ot;誰知林竟出口成對:&ot;望子成龍!&ot;一次在與同學玩捉迷藏時,被私塾先生見到,先生有意出句考考他們,吟出一聯:&ot;藏形若影著申時行元同事的同事僚歷&ot;&ot;顯姓揚名。&ot;林則徐脫口而出。小小年紀就能吟詩作對,7歲的林則徐已經是名滿鄉裡。有一天他正在池邊嬉戲,鄰村的一個舉人想當面試試他的才智,便指著池中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