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第1/2 頁)
斯普魯恩斯次日即將起航,弗萊徹隨後也須儘快出發。他們必須在北緯32°、西經173°、中途島東北約325海里處會合。尼米茲滿懷希望地把這個會合點稱為&ldo;運氣點&rdo;。 [ 註:《驚人的勝利》,第39頁;《珊瑚海海戰。中途島海戰及潛艇作戰》,第97頁。 ]
弗萊徹必須在指定時間在&ldo;運氣點&rdo;與斯普魯恩斯會合,否則,美軍的整個戰略將全部落空。如果他姍姍來遲,斯普魯恩斯就會處於困境,或者被迫單獨出擊。如果他到得太早,就得潛伏在該海區等待斯普魯恩斯,那樣就很可能被日軍發現。
會合固然要求精確地計算時間,而進攻時機的選擇更需要精細、恰當。它必須同時具備3個條件:一、讓日軍接近中途島,但又不是太近。二、自己必須儘量接近敵人,但又不是靠得太近。三、依靠偵察手段和個人的直覺,在最恰當的時機趁日機都停在甲板上時予以突襲,但又要避免我方遭受類似襲擊。即使是兩個必須在空中攜起手來否則就會喪命的高空雜技演員也不至於要像這兩位將軍這樣需要毫釐不差。正如尼米茲後來寫到的,&ldo;當時,整個形勢非常困難,需要我們的航空母艦最最精確地選擇時機……&rdo; [ 註:尼米茲的報告,1942年6月28日。 ]
由於斯普魯恩斯有比弗萊徹更多的時間適應情況,所以這時他那清晰的思路已經開始活躍起來了。他想:由於日本人可能會從其它方向接近中途島,我們決不能將艦隊置於中途島和日軍之間。而且,我們要知道日軍是否真的這樣做,從而處於一個能夠相應地採取行動的位置。斯普魯恩斯的海戰法則從根本上說十分簡單,找到敵人,然後使用一切尚可機動或調動的力量立即對敵實施攻擊。接著,他又試著從敵人的角度仔細考慮:日軍襲擊珍珠港是從北方進入的,這次也許會改變原定的方向,而仍從北方進攻中途島。在對付山本和南雲這樣富於智謀的對手時,必須既機密行事,又靈活多變。 [ 註:對斯普魯恩斯的採訪,1964年9月5日。 ]
從萊頓和羅奇福特整理出的情報看,日軍將有3支艦隊向中途島集中進逼。它們是:突擊部隊,支援部隊,攻略部隊。突擊部隊由第一航空艦隊司令指揮這一事實本身就令人肅然起敬:那是為日本接連取勝的南雲,是使同盟國軍隊感到恐怖的南雲,是在珍珠港使美國人丟臉,在錫蘭使英國人出醜的南雲。
南雲的艦隊包括:航空母艦&ldo;赤城號&rdo;,&ldo;加賀號&rdo;、&ldo;蒼龍號&rdo;、&ldo;飛龍號&rdo;,輕型巡洋艦&ldo;長良號&rdo;及12艘驅逐艦,戰列艦&ldo;榛名號&rdo;、&ldo;霧島號&rdo;,重型巡洋艦&ldo;利根號&rdo;、&ldo;築摩號&rdo;。萊頓估計日支援部隊包括:重型巡洋艦&ldo;最上號&rdo;、&ldo;三隈號&rdo;、&ldo;鈴谷號&rdo;、&ldo;熊野號&rdo;,一艘航空母艦(艦名不詳),戰列艦&ldo;比睿號&rdo;、&ldo;金剛號&rdo;,一艘&ldo;愛宕&rdo;級巡洋艦,輕型巡洋艦&ldo;神通號&rdo;及10艘驅逐艦。各種跡象表明,攻略部隊將包括:1艘&ldo;高雄&rdo;級重型巡洋艦,1‐ 2艘&ldo;妙高&rdo;級重型巡洋艦,第七航空戰隊(&ldo;千歲號&rdo;,&ldo;千代田號&rdo;),第十一航空戰隊(2‐4艘&ldo;神川丸&rdo;級水上飛機母艦),12艘驅逐艦,數艘運兵船及支援艦隻。
除了這支龐大的水面部隊外,還有16艘潛艇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