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第1/3 頁)
童老爹自己是讀書人也頗喜愛那些用功讀書的小輩,此時見王鄉紳的小兒子說的頭頭是道,不覺點點頭。王鄉紳見了頓時眉笑眼開,道:&ldo;這孩子自小喜歡讀書,也請了幾位先生單獨授課,怎奈那些先生都是空有一張嘴,說的比什麼都好卻無真正的本事,說起來竟是被他們給誤了。&rdo;
童老爹略點頭,沉吟道:&ldo;我倒知道上京有位先生才學是真正的好,只那老先生如今年紀越來越大,每年也只收兩名學生,但他那裡出來的學生,十有榜上有名。&rdo;
&ldo;真有這樣的人?幸而今兒童老爺提及,想來到底是童老爺曉得的多,既如此童老爹可否詳細告知,改日尋個吉日叫他去拜訪。&rdo;王鄉紳說著便詢問了具體的地址。
童老爹道:&ldo;這倒說不準,不過去了上京,略略找人一問便能問出來罷。&rdo;
&ldo;如此說來,童老爺倘或不嫌棄,倒不如讓他跟著童老爺一起去上京,他雖成年,到底沒出過遠門。多個人也多分照應,成與不成我自會預備謝禮。&rdo;
童老爹又看了他小兒子兩眼,覺得這年輕人倒不像他父親口出狂語,是個踏實的人,遂點頭,可又為難,&ldo;我如今卻是不去的,要過了年才動身,只怕那個時候他去,老先生已經收了弟子。&rdo;
這倒真是個難題,王鄉紳低頭琢磨著。只說其他人聽得王鄉紳和童老爹的話,見他們說話投機,童老爹又頗為欣賞王鄉紳的小兒子,想來倘或王鄉紳來為他小兒子提親,童老爹未必不答應。
周氏在一邊也有些著急似地,童家現在的狀況,確實沒有太多挑選的。就是今兒來的那幾個姑娘,有一兩個出挑的,周氏瞧著也不錯,可就是不知道人品性情如何,卻也留了心預備打聽打聽的。
女兒童若瑤的親事卻不能在這裡定下,既然已經對李長老撒了慌,就不能自打嘴巴子,所以才擔心王鄉紳提出什麼,童老爹答應。
再說,那王鄉紳的小兒子模樣雖不差,可他卻是死了老婆的,難不成自己好好兒的閨女去續弦?縱然王家金山銀山,周氏也不肯叫女兒去受那些閒言碎語。
想到這裡,周氏嘆了口氣,抬頭朝童若瑤的廂房望去。主桌那邊,王鄉紳又叫他小兒子去和童若遠認識,其他桌的人都各自吃著,或閒聊一些別的話。
待到廚子出完了菜,村裡幫忙的婦人們也才擠著坐下來吃,都是靠邊的那幾座。加之中間一些小孩兒嬉鬧,大人呵斥,外面的熱鬧即便不親眼所見,也能猜出一二。
眾人正吃得歡喜,童家院門外的空地上突然又來了一輛馬車,是城裡那些做馬車拉人買賣的馬車。裡面眾人紛紛扭頭瞧著,只見馬車裡走出一位四十出頭,身寬體胖,身穿錦緞裁剪的衣裳,腳蹬一雙青面靴的中年人。這一身行頭比王鄉紳更體面,看清楚了來人,童老爹臉色略沉,周氏看起來有些驚愕,只童若遠略略怔了怔便詢問似地看了童老爹一眼。
那中年人見眾人都看著自己,也不說話,扭頭打賞了車夫車錢,便走進來。
李家村雖然離城較近,但城裡那些人也不是有事沒事兒就往鄉下來。突然來了個體面的人,大夥自是萬分驚訝,而當童若遠稱呼了一聲&ldo;二叔&rdo;,大夥便低聲議論起來,不知道這人與童家有什麼關係。
周氏率先走過去,端端莊莊地見了個禮,微笑道:&ldo;不知二老爺是何時來了東臨?&rdo;
童家二叔眼睛打量著童家的小院,神色中竟有幾分感嘆,隔了半晌才道:&ldo;前幾日來的,因不知你們住在何處故而沒來拜訪,只那日在街上遇見大哥和侄兒,略略閒聊幾句,近日忙著一批貨物,恰好今兒得了閒,想著回上京之前來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