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凡的隨筆(第1/2 頁)
楊萬里、沈煉等人離開後。
陸凡並沒有就此歇息,而是在御書房中,開始批閱奏摺。
新朝初立,各地宣誓效忠的摺子不斷傳來,這些,都需要陸凡給與批覆。
否則,各地官員心裡估計得忐忑到沒法過年了。
將一些需要及時處理的摺子批閱後,他攤開一張宣紙,開始按照腦海中那枚神秘印璽的樣子,畫了起來。
足足忙活了大半夜,將印璽中的各種圖案、花紋都徹底描摹清晰,並標註了大小尺寸以及一些具體要求後,他長舒了一口氣,有種精神被掏空的感覺。
拍了拍手,內侍應聲而入,隨後在陸凡的吩咐下,帶著一隊護衛,急匆匆的出宮,向著皇家工匠局趕去。
陛下,要重新鑄造開國玉璽,這是天大的事情,容不得耽擱。
自從知曉這世間有氣運後,陸凡便直接將前朝傳承下來的玉璽捨棄了,因為在那印璽上面,他沒有感應到承載氣運的能力。
其實最好的選擇,是想辦法將腦海中的印璽弄出來,直接當做傳國玉璽使用。
在陸凡的猜測中,自己之所以能感應接收到氣運,絕對和那神秘的印璽有關,若是以其作為大乾帝國傳承玉璽,絕對是鎮壓國運的鎮國神器!
但可惜,或許是他的修為不足,又或者是世界等級太低的緣故,無論他如何呼喚,腦海中的印璽一直沒有任何反應。
無奈之下,陸凡只能另想他法,準備先按照腦海中的印璽模樣,弄個仿製品湊合著用用。
忙活完玉璽的事情,他依然沒有停歇,而是在紙上不斷的書寫著。
“對外擴張,如何調動國民積極性?”
“首先,軍功制必須嚴格執行,其次,百姓需要在對外擴張殖民中得到利益!”
自古以來,華夏王朝人人都在喊兵兇戰危,視擴張為苦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國民在擴張中得到的好處太少,反而因為礙於所謂的天朝面子,打贏了也不好意思大肆殖民掠奪資源,國家越打越窮。
反觀西方各國,上至貴族下至公民,對於擴張領土都極為熱情。
因為他們夠狠,根本不在乎所謂的顏面,大肆殖民,掠奪資源,哪怕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在殖民中撈取大量的土地、物資等財富。
國民在擴張中能得到好處,自然人人積極。
“如何調動百姓擴張殖民的積極性?分封?”
稍稍沉默片刻,陸凡將分封二字劃掉,分封制不行,隱患太大了,他不僅是皇帝,還是武修,需要抽出不少的時間來修煉,可沒有時間一直將心思放在以後削藩上面。
“領主?”
“大乾鼓勵百姓組建武裝商隊,為帝國征服國土者,每一萬平方公里,賞一平方公里,可獲得領主稱號。”
“領主最高,可獲得一千平方公里土地,享有領地內人事任免,經濟自主等權利,只需按時向國家繳納賦稅,最高允許擁有一千人的領主護衛隊!”
“領主平時可享受爵位待遇,但戰時受中央統一節制!”
“在不與帝國憲法衝突的情況下,領主可在領地內製定地方法,帝國憲法和地方法衝突時,以帝國憲法為最高法!”
相比起來,分封制,是對於有功將士的賞賜,跟普通百姓關係不大,而領主制,則是惠及整個帝國百姓,可以算是帝國百姓的狂歡。
說起來,領主制也是有著各種弊端,後期必然會出現各種麻煩。
但為了激勵百姓開疆擴土的野心,陸凡也是下了血本。
畢竟世界太大了,在這個科技實力還沒有達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時期,後勤保障絕對是個大問題,想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一統全球,單憑帝國數十萬大軍,誰知道要等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