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安穩種田的陸大人!(第2/2 頁)
衛緹騎早已調查的一清二楚,根本不是盧劍星麾下緹騎的對手。
之所以調動如此多的大軍,主要還是為了將官軍的注意力轉移到剿匪之事上,免得他們亂來,耽誤了春耕農時。
開荒,屯田,所需要的花費,其實是非常巨大的。
尤其是在整個東路搞開荒,財力物力,更是天文數字。
哪怕是有陽和道兵備府在耕牛、農具、糧種等方面的支援,但對於陸凡來說,參將府的花費,依然巨大。
別的不說,整個東路佃戶大部分都投入到了開荒中,而從開荒開始到秋天收成前,開荒百姓們,是沒有啥收入來源的。
也就是說,接下來大半年,整個參將府要從各地調集大量的糧食,養活整個東路的開荒百姓,否則這些人,根本支撐不到糧食收成的那一天!
“萬事總是開頭難,撐過這一年,整個東路,就可以有所好轉了!”
接下來的時日,陸凡帶人在東路各城間開始了巡查,望著各地以村為單位乾的熱火朝天的百姓,神色間,有些欣慰。
大明的百姓,是最好管理的,只要能給口吃的,給點盼頭,他們絕對比任何人,都擁護上層統治者的決策!
這期間,不斷有流民從各地逃到東路避難,尤其是以陝甘之地的百姓居多。
小冰河時期,天氣越發詭異,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不該下雨的時候長期陰雨,尤其是陝甘地區,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活不下去的流民,舉家帶口,前往其他省份逃荒。
而鼓勵開荒,管吃管住的大同鎮東路,則是成為了流民們的首選目標!
對於流民們的到來,陸凡自然是歡迎的。
在這個時代,人口永遠是最重要的生產力,無論做什麼,手下沒人,都是不可能成事的。
當然,越來越多的流民到來,也使得陸凡的經濟壓力與日俱增,不得已之下,他開始透過肅寧商會,向外拋售一些物資。
在京城時,北鎮撫司著實從京城官員手中搜颳了不少的財富。
單單數百萬兩白銀不說,布匹、絲綢、茶葉、古玩、字畫以及一些小物件,也是多不勝數。
按照陸凡的命令,除了留一部分普通布料製作軍衣外,餘者絲綢、皮毛什麼的全部賣了。
至於文人雅客喜歡的古玩、字畫等,除了留下幾件以備不時之需外,也大都全部賣了。
變賣的東西,大都換算成了糧食,鐵料,布匹,油鹽醬醋,木料,棉花,煤炭等重要物資。
至於銀子,他是不收的。
亂世到來,銀子在手中花不出去,和廢品沒什麼兩樣,遠不如糧食等物資來的重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