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陸凡給朕的那四百萬兩銀子,到哪了?(第1/2 頁)
覆滅晉商八大家族,更是一股腦接連拿下了大同鎮各路參將、守備、甚至還有不少跟八大家族牽扯甚密的文官也被錦衣衛接連拿下。
此事涉及的官場人員太多了,毫不客氣的說,整個大同鎮,武官勢力幾乎被陸凡在一夜之間連根拔起,就算是大同鎮的文官,有近乎三分之一也被拿下。
尤其是晉商八大家,所涉及的勢力遍佈宣府、大同二鎮,陸凡命令麾下錦衣衛緹騎四處出擊,足跡遍佈兩鎮之地,登時引起了地方無數官員的惶恐不安。
畢竟陸凡此次抓捕叛國晉商,牽涉的利益勢力太龐大了,很多人不免兔死狐悲。
而且,他們中,許多人與奸商們有勾結,這些人落馬,以錦衣衛的手段,以後是否會牽扯到他們?
所以,大同鎮外,尤其以宣府鎮為主,巡撫御史,各地官員,甚至連宣府鎮的鎮守太監,都一個個怒不可遏,盡皆上書彈劾陸凡。
宣府、河南、山東等地的官員不斷上述彈劾,就連江南等地,都開始有地方大員彈劾陸凡,但奇怪的是,本應彈劾最為激烈的大同鎮,卻基本上沒啥動靜。
宣大總督,山西巡撫等地方大員,對於此次陸凡大開殺戒的舉動,僅僅只是上書朝廷做了個大體敘述,期間沒有表達任何個人觀點。
至於大同鎮其他的文武官員,更是沒有任何奏疏上達,就連大同鎮的鎮守太監乃至代王,對於此事,也都是相繼保持了沉默,不發表任何意見。
無他,大同鎮的官員實在是被陸凡給殺怕了,生怕自己這邊前腳上書朝廷,那邊後腳就有錦衣衛上門拿人了。
尤其是代王,感覺最為明顯。
他能清晰的感覺到,最近出現在王府前的錦衣衛越來越多,一個個虎視眈眈,大有自己這個代王膽敢亂出頭,便直接衝進來拿人的意思。
明朝藩王地位很穩固,只要不造反,你就是在地方怎麼折騰,基本上皇帝那邊也就是下旨呵斥幾句,根本無關痛癢。
但代王不怕朝廷,卻怕陸凡,怕錦衣衛啊。
以錦衣衛的手段,還有陸凡那狠起來連百姓都殺的性子,往自己身上套件龍袍,逼迫自己這個代王“造反”的事情未必就做不出來。
每每想到這種情形,他都嚇得渾身哆嗦,生怕一覺醒來,自己就被“黃袍加身”了!
在這等時刻,代王果斷的認慫了,死道友不死貧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無論陸凡是不是瘋了,總之,先把命保住再說吧!
朝野間各種彈劾奏疏紛紛到了京師,民間輿論也是沸騰了起來。
對於平民百姓來說,陸凡此舉,可謂是大快人心,老百姓巴不得那些通敵叛國的奸商都死絕。
至於那些晉商大家族是否真如士紳官員所說的是被誣陷,百姓們根本不在乎。
無奸不商,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哪個心不黑?就算沒有通敵賣國,但掠奪民脂民膏總是有的,最好全都死絕了,被陸凡殺個乾淨才好。
但可惜,民間百姓的輿論,根本無法上達天聽,朝堂言路早已被士紳所把控,崇禎每日所看到的各種摺子,全都是來自於各地官員所傳來的彈劾奏疏。
不過如山般的奏摺傳入朝堂,但卻如同消失了一般,各地官員根本沒有得到朝廷的任何反饋。
明眼人都知道,若無意外,對於此事,朝堂上恐怕早已爭論不休,百官和皇帝,還沒有達成意見一致,沒有最終拿出決斷。
崇禎元年,十一月初,大朝會。
天氣已經越發寒冷,但崇禎卻絲毫感覺不到冷意,而是心頭火熱的端坐在龍椅之上,望著下方爭論不休的朝臣們。
“陛下,那陸凡肆意妄為,膽大包天,仗著錦衣衛指揮使的身份,不僅霍亂大同一鎮,更是連宣府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