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頁)
作者有話要說:想跑了的魏寧VS死纏不放的阿惜~~
第三個故事的主角閃亮登場,雖然只是露個臉~~
今天晚上的LJJ,不管是電腦還是手機都很抽,奇怪得很= =
☆、來歷
魏莊的村口那兒有一棵老槐樹,樹身有三個成年人合抱那麼粗,不曉得已經長了多少年,樹下堆著很多磨平的石頭,到了夏天,魏莊人就點起驅蚊蟲的艾草,坐在這棵老槐樹下納涼閒侃。
這棵老槐樹下,特別蔭涼。蓬蓬的樹冠,斜斜歪歪,覆蓋了這一整塊坪地,只要走到了它的樹蔭下,一股陰涼,就從腳底板升上來。
魏寧就站在這棵老槐樹下等著晏華的到來。陰曆六月,陽光白晃晃的,照花了人的眼。魏寧坐在一塊圓石頭上,想著等會兒該用什麼藉口把晏華直接打發回去。
魏寧等得有點昏昏欲睡的時候,魏時穿著雙人字拖,慢慢朝他走了過來,他一身曬都曬不黑的白皙面板,站在陽光下,白得能泛出光來,等到了樹蔭下,魏時很明顯地整個人冷得抖了抖,甩了甩膀子。
魏時扔了根菸給魏寧,坐到了他旁邊的石頭上,沒頭沒尾地問了一句,“怎麼樣?”
魏寧拿著煙,看了一眼,沒抽,沒精打采地說,“好了。”吃了那劑藥,現在他下面“兄弟”上的紅腫和疙瘩都已經消了,說是藥到病除都沒誇張。
魏時高興地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就說我那法子有用。”
魏寧沒接話,兩個人一時之間陷入了沉默當中,只有蟲子枯燥的鳴叫聲在悶熱的空氣中空洞洞地響著。
沒過多久,一輛小車帶著揚起的塵土開進了魏莊,停在了老槐樹下,一個打扮得很新潮的男人從車上下來,騷包地摘下太陽眼鏡,看到魏寧,眼睛一亮,“喲,寧子——”
魏寧在心裡罵了句“我草”,魏時聽到這句尾音帶著波浪線的“寧子”,登時指著魏寧哈哈大笑。
魏寧給魏時和晏華互相做了介紹,三個大男人就在老槐樹下聊了幾句,天氣太熱了,魏寧直接把晏華帶回了自己家去,而魏時則打算趁著蔭涼在老槐樹下睡個午覺。
兩個人一前一後,晏華對魏莊裡的那古樸的明清時代建築很感興趣,時不時地對著簷角、雕花、門扇等地方指指點點,魏寧也隨口說些趣聞軼事。
這地方是明末清初時一撥逃難的人建的。
明末的時候,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義軍紛起,其中最有名的兩撥勢力就是張獻忠和李自成,張獻忠那句透著殺氣和霸氣的“天生萬物以養人,人無一善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的七殺碑文,天下無人不知,他兩入蜀地,與明軍不停地打仗,搞得是硝煙瀰漫,死者枕藉。
魏家先人原來是蜀地的,也不知怎麼就得罪了張獻忠的一個手下,惹來了滅門之禍,本家被殺得雞犬不留,只有在外地的一個分支得了信,逃了出來,也就是現在的魏莊人。
雖然只是一個分支,但是好歹也是大家族的,帶過來的家底倒也不少,流落到此地,佔了魏莊這塊土地,安頓下來,建起來的房子,在附近十里八鄉的地方也是少有比得上的。
說到這裡,作為魏家後人之一,魏寧也難免有點唏噓。
兩個人邊走邊說,很快就到了魏寧家門口,遠遠地就聽到了魏三嬸的聲音,魏寧趕緊跑過去,魏媽媽看到了魏寧,趕緊高聲說,“三嫂子,阿寧回來了,我就說了他出門接個朋友去了,等會兒就回。”
魏三嬸瘦骨伶仃的手,抓住了魏寧的手臂,“阿寧啊,回家了啊回家。”
在旁邊的魏媽媽聽了,臉色發黑,勉強按下心裡的火氣,這自己的兒子怎麼一轉眼就成別人家的了?還回家,笑死人不。魏媽媽沒當場和魏三嬸撕破臉,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