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兩兄弟的回禮(第1/2 頁)
破廟裡只有他們兩兄弟。
小口小口的吃著白麵饅頭,弟弟莊小山也差點被噎著。
哥哥莊大山本來還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見狀給他急忙灌了幾口涼水下去。
順著胸膛,不禁埋怨,“小山,那麼著急幹什麼?”
莊小山嚥下去,翻了個白眼,“哥哥,好久沒吃到這麼香甜的白麵饅頭了,我好想天天吃。”
聽了這話,莊大山一時之間有些惆悵。
如果是以前,弟弟這個願望還能滿足,可是自從父母雙雙過世,親戚們霸佔了他家的田地,還差點把他們賣掉起。
莊大山就和弟弟一路逃亡到這裡,過上了飢一頓再飢一頓的日子。
哪裡還能填飽肚子呢?
他摸了摸弟弟稀疏的頭髮,心下感嘆。
一陣風吹過,天氣越來越冷,風也夾裹著冷氣。
兩人都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
莊大山將吃飽飯的心思放下,“明天我們去找點野果子。”
姜早這一天新發了豆芽,還教春雨,墨白墨山一起做豆腐乳。
豆芽剛一出現,就被賣了個精光。
連楊典史都買了一大堆,說是換個口味。
至於做法,姜早現場擺了幾樣簡單的,一看就會。
如果有實在看不懂的,還有春雨做解說。
至於為什麼會這麼好賣,自然是因為人們手裡多了幾個銅板。
最近來往扶風縣和定州的人多了些。
有三五成群結伴而去的,也有揹著小筐獨行的。
甚至還有不少老人。
筐裡都是同一樣物品——豆腐。
定州城內,幾家酒樓陸續推出豆腐宴,來源就是扶風縣的豆腐。
主要來自張鐵頭家和周娟孃家的豆腐攤。
張鐵頭沒有繼承他爹的鐵匠鋪,反而在隔壁開了家豆腐鋪子,日子越幹越紅火。
甚至為了穩固這一現象,和周娟娘碰頭後,兩人一拍即合。
對外共同發展給定州城的豆腐供應。
周娟孃家的豆腐攤已經從她和妹妹的小攤,發展成僱傭了一個老婆婆賣貨,而她和妹妹則日以繼夜地磨豆腐的大門面。
那個門面就是她們自己家,不用出房租,靠著大路,位置極好。
讓周娟娘高興的不僅僅是豆腐攤的擴大,以及和張鐵頭的合作,而是爹爹的變化。
曾經被大夫斷定活不過今年年底的他。
自從知道大女兒有了一門謀生的手藝,整個人都精神煥發起來。
主動要求去看著鋪面,就是癱瘓了也硬是讓人抬著他到鋪面上。
還搭了一張床,白天就靠在床頭看那個老婆子賣豆腐,晚上就放下簾子直接睡覺。
同樣是整天躺著,可是比起以前,見過他的都不由得大呼,就像變了個人似的。
至於酒樓的少爺,學會之後就只提供給自家酒樓。
裁縫鋪的也是,到底只覺得是個吃食,買起來又不貴,乾脆不開鋪子。
這兩家都是不缺錢的主兒,自然體會不到豆腐生意對普通人的影響。
姜早走在街上,都能感覺到街道的變化,來往的人明顯多了起來。
人們不再全是麻木的表情。
看著這一期,她若有所思。
第二天傍晚,從麥香坊回來,姜早剛下馬車,就看到兩個小小的人影。
“姜小姐。”
姜早停下腳步。
懷風站在她面前,身高太高,一時之間竟把姜早擋了個嚴嚴實實。
“我們沒有惡意。”莊大山趕忙道,舉起一兜不知道什麼植物的大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