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第1/2 頁)
&ldo;你是懷疑他跟你摔進窯坑的事情有關係?&rdo;那邊吳久利的聲音立馬嚴肅了起來。
&ldo;我不敢肯定,只不過當時的事情我都忘記了。也害怕冤枉好人。&rdo;徐久照沒把話說死。
吳久利那邊嘩啦啦的一陣響動,似乎是在翻什麼東西:&ldo;行,我知道了。這件事情你別管了,我在外邊認識的人比你多,咱們福利院出來的人有自己的活動範圍和圈子,我會想方設法去找的。你就等信吧。&rdo;
徐久照心裡一鬆,誠心誠意的說:&ldo;久利哥,謝謝你。&rdo;
&ldo;客氣什麼?你是我兄弟,照顧你都是應該的。&rdo;吳久利不甚在意的說道:&ldo;有事別自己擔著,千萬記得給我打電話。&rdo;
&ldo;嗯。&rdo;徐久照低低的應了一聲。
掛了電話,徐久照又寫了一篇字才去睡覺。
能盡力的他都做了,就希望將來不要陷入被動當中。
第二天去了瓷器廠,徐久照沉心靜氣的投入自己的工作當中,充耳不聞外邊的熱鬧。
他這裡能沉得住氣,瓷器廠的其他窯師窯工和學徒們反倒是心情浮躁了起來。徐久照屋子裡邊除了電燈和手機之外沒有其他的用電器具,也就不知道昨天央視新聞正式播出了封窯鎮發現新窯場的新聞。
這個不知名的窯口根據來歷和歷史事件、還有所在的位置,被命名為封窯。而這個封窯所挖掘出來的瓷器也一併有了明確的種類名稱,被稱為封窯瓷器,業內人士簡稱封器。
這一發現被認為是改寫陶瓷歷史的重大發現,不僅僅是考古歷史學界的盛事,同時也是古玩收藏界的盛事。
徐久照一不看電視電腦,二手機還是個不能上網的二手貨。自然就不會知道因為新聞播出而引起的轟動了。
在央視新聞的播出遠遠不是事情的終點,反而是一場持續數年系列報導的開端。而這其中慢慢發酵醞釀的深遠影響,直到很久以後徐久照才能體味明白。
窯師窯工和學徒熱烈而熱鬧的討論直接影響到了工作效率,張文釗人逢喜事精神慡,呵斥了幾遍不管用之後反而是放了他們的大假。
只有單獨待在工作間的徐久照不為所動,手裡邊根據自己搭配的配方調製著瓷泥。
這次他不單單只是使用了窯廠提供的瓷泥,還根據自己的經驗往裡邊新增了石灰釉。
他本來還想按照在明朝的時候往裡邊新增一種草木灰,卻發覺那種植物已經在周圍絕跡看不見了。
徐久照不知道是隻在這裡看不見,還是在當今完全絕種。
從古到今,為什麼有些瓷器的種類沒有辦法完全再現?除了燒制方法失傳也跟礦物植物的絕跡有很大的關係。
徐久照對此種情況心知肚明,雖然對植物的缺失而感到遺憾,徐久照卻並沒有覺得氣餒。
他覺得他既然重返陽間,就不能只滿足於過去的成績,就算沒有了又怎麼樣。他一樣可以跟從前一樣,不停的學習嘗試,推陳出新,重新創造出來。燒制釉色更加完美、器行更加出色、技藝更加精湛瓷器來!
徐久照內心滿懷雄心壯志,臉上卻還是平平靜靜不動聲色的做事。
他這般沉穩冷靜,讓高師傅更加的滿意,恨不得鄒衡新飛一般的立刻過來,好好看看他發現的這塊寶石。
鄒衡新不用他催促,也是雷厲風行的很,再加上現在封窯鎮發現了新的窯口,鄒衡新已經迫不及待的啟程往這邊趕來。
與此同時,另有一位也同樣白髮蒼蒼的人登上了飛機,不日即將抵達鄭州。
在徐久照不知不覺當中,他現在這一生當中,對他影響重大的老人們終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