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5 頁)
墓,但未能像劉勝的資料那樣得到確切證實。這件銀縷玉衣全長一百七十公分,一共使用了約兩千六百枚玉片。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九 絲綢之路也是玉之路(5)
1977年至翌年在名古屋和東京舉辦的出土文物展展出了河北省定縣出土的一件金縷玉衣。玉衣全長一百八十二公分,由一千二百枚玉片用金絲縫合而成。
與這件定縣的金縷玉衣同時出土的還有竹簡等文物,其年代據推測約在西漢後期(公元紀年前後)。定縣屬於漢代中山國的領地,墓主很可能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繼者。然而劉勝的第六代沒有子嗣,中山國在斷絕子嗣四十五年之後,又從同族中迎來繼嗣,劉勝家族才得以延續。
那麼製作玉衣所需的大量玉片是從哪裡來的呢?
關於河北省滿城縣出土的中山靖王劉勝的玉衣原料,據專家鑑定產自新疆。
滿城距北京不遠,位置接近中國的東端。玉石自西域運抵需要跋涉萬里。
據說新疆出產的玉石自崑崙山順流而下,人們從河中採集而得,故名崑崙玉。例如和田河、葉爾羌河等,尤以前者自古聞名。
現在“和田”這個地名過去也曾寫作“和闐”,史書中記載為“于闐國”。
我於1977年訪問了和田,在那裡聽到許多關於玉的故事。這一帶雖然產玉,但向來沒有打磨和加工行業。玉是貴重商品,加工技術不過硬的話,反而會損傷玉石,所以通常都是直接銷售原石。
即使現在,當地也沒有玉石加工的工匠,原石一般直接運往加工技術高的地區——主要是北京。我就是在那裡參觀了玉石加工廠。
不論是現在還是公元前,把玉的原石運往東部加工的方式都不曾改變。如今可以用卡車運送,還可以利用飛機。雖然是地方航線,和田的機場也算初具規模。
而在公元前,人們只有依靠人力以及牲畜的體力和腳力。
玉的運送路線應該是沿崑崙山北麓一線。以北是塔克拉瑪干沙漠,如果走天山南麓則迂迴太大。
從和田一直往東,以南是崑崙山延綿的銀嶺,以北是灰色的塔克拉瑪干,無邊無際。稍微轉向東北,經樓蘭穿過漢代的玉門關即抵達敦煌。這條路線且被稱作“西域南道”。
在西域南道上,早在公元前,就行走著往東部馱運玉石原石的駱駝、馬、驢以及人的行列。不論是人還是牲畜,一旦掉隊,就意味著死亡。
製作玉衣,肯定需要儘量選用顏色相近的玉。另外,從一塊原石中獲取優質玉的比率具體是多少,我這個門外漢無從得知。
玉分為軟玉和硬玉,我對玉的瞭解不過如此。硬玉是Jadeite,比如翡翠,質地堅硬,透明度高。硬玉的主產地在雲南、西藏一帶,國外則以緬甸最多。軟玉是Nephrite,崑崙玉可歸入軟玉一類。崑崙玉不及翡翠透明,光澤也不耀眼,但色澤柔膩,給人以溫潤之感。
中國人自古喜愛軟玉之優雅,以至對玉的崇拜到了過分的地步。古代人似乎相信玉具有超凡的神力,玉粉被當作長生不老的妙藥;人們還相信玉的魔力可以驅散惡鬼;透過玉的媒介,還可以接觸神靈的世界。
中山靖王劉勝的遺體化成了灰,人們從灰裡發現了瑱玉。貴人死後,九竅(眼、鼻、口、耳、肛門等)都要用玉堵住。另外在胸部置有十四枚玉璧,背部還有四枚。玉衣的袖子裡放著兩枚小型玉印。鍍金銅枕上也鑲滿了玉石,遺體手握的是半璧形的玉。中央有圓孔的圓形玉被稱為璧,璧的形狀類似於玉環,但玉環中間的孔較大。
總之,埋葬貴人,大量的玉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皇帝以及諸侯才有資格身著玉衣下葬。其他王公貴族雖不能如此,但都儘可能地用更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