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來就已經擔心傳統的價值觀念遭到腐蝕,它們呼籲抵制美國的商品、電影和
音樂。但是,這幾乎沒有對公眾產生任何影響,看來公眾已經陶醉於模仿美
國電影。到美國學習的日本留學生和帝國海軍學校學生從私人參觀訪問中發
現,美國確實是一個物質無限豐富,工業力量強大的美好國家。
由於日本國會的多數黨連續組成幾屆穩健的政府,由於日本日益依賴美
國的經濟,日本的帝國主義分子在二十年代的經濟繁榮結束之前,一直沒有
能抬頭。&ldo;華爾街一打噴嚏,東京就感冒。&rdo;這是日本實業家們經常在說的
一句笑話,直到一九二九年美國股票市場崩潰,那場金融動亂衝擊了日本的
經濟,使日本實業家受到打擊。日元急劇貶值,迫使日本拋棄了金本位制。
日本的主要出口品生絲喪失了市場,數百萬靠養蠶維持生計的小農破產。隨
著世界經濟蕭條的進一步加重,西方國家高築關稅壁壘,保護本國萎縮的工
業,這使日本的工業品市場喪失殆盡。國民的不滿情緒增長了。&ldo;財閥&rdo;‐
‐三井、三菱、住友和安田之流居於日本經濟最高統治地位的大銀行和大企
業巨頭‐‐遭到力主進行土地改革的左派集團和越來越多的先業者的反對。
日本軍隊中的民族主義分子,本來就因受到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的約束而感到
憤怒,他們指責日本政府讓步過大,由於沒有能利用在中國大陸上的良機,
以致過於依賴美國。
這場經濟蕭條的後果,是促使日本再次咄咄逼人地擴大它在亞洲大陸的
權益。在滿洲守衛日本鐵路和煤礦的帝國關東軍,現在面臨中國民族主義情
緒越來越強烈的威脅。一九二五年孫中山逝世後,備受戰禍的中華民國的總
統職位,落到了野心勃勃的、年輕的蔣介石將軍手裡。事實證明,蔣介石是
個既殘忍又很有力的領導人,他發動戰爭,要粉碎曾同政府結成不穩定聯盟
的共產黨派系。蔣介石決定把各省的軍閥置於他的國民黨的統轄之下,他於
一九二七年把國民黨政府從廣州遷到長江下游的南京。接著,他出動國民黨
軍隊進行&ldo;北伐&rdo;,次年到達北京。這促使美國承認中華民國的權力擴張,
並促使蘇聯增加了支援。
由於華盛頓公開鼓勵蔣介石的&ldo;反帝運動&rdo;,東京火冒三丈。美國被指
責違反四國公約,因為國民黨軍隊向北進軍,被看作是威脅日本在滿洲的廣
泛的經濟和工業利益。這引起軍事官僚集團的不安,因為明治憲法已經授予
他們統管陸海軍和保衛國家安全的不可侵犯的最高權力。在一九三○年倫敦
海軍會議期間,政府中的穩健派文官同軍人領導集團間日益加深的分歧進一
步激化了。海軍十年不造主力艦的期限就要結束,日本帝國海軍想把它的戰
列艦增加百分之十。美國艦隊的力量甚至已經低於五比五比三的比例,它不
想讓日本在太平洋獲得優勢,因而不僅抵制日本的這種要求,而且想把對主
力艦的限制擴大到包括巡洋艦在內。英國認為巡洋艦是保衛大英帝國的必不
可少的戰艦,它在華盛頓會議上力主把巡洋艦排除在外,十年後仍不願意作
出讓步。但是,由於在日益嚴重的經濟蕭條中竭力維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