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2/2 頁)
九○三年提出的到一九二○年擁有四十八艘戰列艦的
計劃,德國海軍力量的不斷增長,成了使海軍將領們感到頭痛的又一個問題。
美國兩黨吝嗇的政治家們都反對建立這樣一支&ldo;龐大的海軍&rdo;,認為這
是一種浪費。一九一二年,他們限定每年只准新造一艘戰列艦。同年,民主
黨理想主義者伍德羅&iddot;威爾遜入主白宮。他呼籲德國和英國停止海軍軍備競
賽,說它會逐步導致戰爭。新政府把原則置於實際情況之上。它加倍努力影
響備受內戰災害的中國的命運,其外交後盾只不過是一支炮艦小艦隊。&ldo;如
果我們有一支戰列艦艦隊在太平洋遊弋,如果我們的對外政策始終如一,並
有&l;大棒&r;作後盾,&rdo;美國駐北京公使向國務卿抱怨道,&ldo;那麼,各國對我
們的態度可能會截然不同。事實上我們現在是無助的。&rdo;
特殊利益
在東京都知事引人注目地向華盛頓特區饋贈櫻花樹苗後還不到一年,加
利福尼亞州的歧視日本人的法律引起了一場新危機。隨著美國開始向菲律賓
增調陸軍,日本的報紙上出現&ldo;美國在準備打仗&rdo;這樣的大標題。跟堂兄西
奧多&iddot;羅斯福一樣,年輕的富蘭克林&iddot;德拉諾&iddot;羅斯福也響應德高望重的海
1
hor lea(1876‐1912)美國人,客閎的好友。參加中國宰亥革命,曾在海外協助編練&ldo;維新軍&rdo;。1911
年以軍事顧問身份隨孫中山來華,翌年重病返美死於美國。‐‐譯者
軍將軍馬漢的呼籲,制訂了把作戰艦隊集結在太平洋海域的計劃。這在內閣
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威爾遜斷然反對派軍艦穿過巴拿馬運河,認為那樣做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