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第1/3 頁)
撫遠大將軍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大軍過境時需要數百具火爐及架子。
兵馬未動糧糙先行,伙食永遠是第一位的,趙默成不僅一口應下,而且短短數日內完全備齊。
郭纏虎一聽這無理要求,立馬惱了:&ldo;當初咱們打高山時沒兵沒糧,現在打東南就有兵了?憑什麼讓咱們補給?&rdo;
趙默成勸:&ldo;此一時彼一時,這不是休養生息了兩年嗎?有兵了是好事,證明大華有人了。再說這拋家捨命的兵士何辜,東南的百姓又何辜?他們打不贏,定要派別人去的。&rdo;說著指了指自己和郭纏虎。
&ldo;好,好,都聽你的就是。&rdo;郭纏虎搓著大手笑應了。
不說趙默成和郭纏虎等人都是戰場上爬過多少滾的人,光是茗華都能想出一堆好點子來,他們最終選擇最為便捷的方法,命木工把方桌桌腳鋸去一半,再把桌面中央挖空,中空部分剛好可放置鐵鍋,就輕易解決了軍士煮飯的爐灶問題。
崔振西的先鋒軍看到整齊的爐灶,大呼滿意,不僅實用還便於拆卸,對行軍來說極為便捷。
但滿意歸滿意,先鋒軍還是提出了新的要求,三日內備齊一百頭牛犒賞軍士。
&ldo;他們又不是來助我們殺敵,憑什麼我們來犒賞?再說他們是勝了還是有功,為何要犒賞?&rdo;郭纏虎聽到無理要求忿忿不平。
&ldo;軍士不易,遠道行軍,大戰在即,說犒賞也不為過。&rdo;趙默成繼續不急不躁。
茗華知道後連笑郭纏虎小家子氣,道:&ldo;現在高山民心齊,牛馬遍地,府庫充盈,去民間買牛就好了。&rdo;
她現在最擔心的不是這些沒完沒了的要求,而是怕趙默成一時衝動,跟隨崔振西南下。
現在高山境內富足、安定,人民安居樂業,如果沒有盧海鈺時不時抽個瘋找點兒彆扭,簡直沒有侯爺的用武之地。
不過還好有人回來了,還帶來一個大麻煩。
烏雲開心從遠山秦族回來了,她這次真的是逃出來的,因為秦族內亂了。
遠溪秦族有部分人公然作亂,竟不顧秦族族規,強行攻入秦族的神殿一通打砸,妄圖佔領神殿,挾持長老號令秦族。
被遠溪秦族的勇士拼死抵抗後,丟下長老逃下山,為了洩憤在高山周邊縣裡打砸搶燒,每次做下壞事都要留下遠山秦族的名號。
外人哪裡分得清是哪支秦族,只知道是秦族。拿著證據找到遠山秦的頭上,烏雲的阿爹才知道遠溪秦內亂的事。
秦族本為一家之秦,有共同的神山聖水,後來因派系失和,分為遠溪秦和遠山秦兩支。
顧名思義,遠溪秦就是距離秦族聖水汶溪較遠,而遠山秦就是距離秦族神山白石山較遠。
秦族分成兩支之後最主要的矛盾就在爭奪神山和聖水上面,秦族視白色為吉祥神聖的顏色,白石山因山頂一塊天降巨石通體潔白而得名,而且白石山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這白石山自然成為秦族的神山。而汶溪就發源於白石山上,古秦族實行水葬,所有骸骨都要放到汶溪的水裡,順溪而下。
秦族分家後,遠溪秦族霸佔了白石山,不讓遠山秦族朝拜,遠山秦族的人只得遠遠叩拜神山,祈求平安吉祥。
為了取得參拜神殿的權利,遠山秦族佔領了汶溪,不讓遠溪秦族的人水葬,所以後來遠溪秦族的人開始實行火葬,在深夜偷偷將親人的骨灰灑到汶溪的水裡。
分久必合,兩秦族爭鬥多年,正在修復關係之際,烏雲開心的結親也是兩族修好的一部分,所以茗華等人不便插手,只能等開心自己想通。
可就在這關鍵時分,遠山秦族貿然攻上神山聖殿當然是嚴重的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