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4/4 頁)
頭裁剪用度一半,並號召嬪妃將不用的金銀首飾折算成銀錢捐給災區。
宮外,由慎親王妃石氏帶頭,號召京都城勳貴世家、官員內眷捐錢捐物,朝廷有命令,捐資排在前十名的家族可以給其一到兩位子弟安排差事,這可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再說大宗的銀錢沒有,可誰家沒有囤積的糧食、積年的尺頭,還有常年積攢下來不穿的衣物,因此各家都積極響應朝廷的號召,開始在家中搜集舊衣物,努力多捐些,以期望自己家族能夠擠進前十名。
再就是由皇家制造司率先表態,將皇家制造司一年利潤的兩成捐給災區,鼓勵京都城各大商家捐資救助災區,凡是捐資超過銀錢一萬兩的,可減免賦稅一年,超過兩萬兩的,朝廷會頒發義商的榮譽,命令一下,有頭腦的商家就開始盤算,商人重利,但也很清楚良好的聲譽才可以帶來更多的利益,因此商界的救災捐助行動也開展的轟轟烈烈。
除了這些捐資捐物行動,最讓人議論紛紛的就是由工部頒發的招募什麼志願者的行文,但凡在修建房屋、搭建鍋灶、伺候農田或者看病救人等方面有一技之長的人都可以自願報名參加志願者,最後由工部篩選定出名單,再由工部官員帶領選出的自願者奔赴各個災區,幫助災區,照顧災民。修建房屋,恢復農田等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所有志願者在從在災區回來後朝廷可以為其在衙門裡安排一份差事,也可以為其子女安排免費進學堂讀書或者一份差事。
同情弱者本就是人的天性,更何況有朝廷許諾的這樣誘人的條件,這樣的條件對於官眷之家自然沒什麼吸引力,但對於下層社會的農民或者商人卻有著很大的誘惑,可以讓子弟免費讀書或者在衙門裡領份差事,無論那個條件,對於他們來說都有可能是改變他們命運的轉折點。因此,行文一發出,前來報名參加志願者的人是絡繹不絕。
不止京都城開展了這些救災行動。其餘的州府在當地官員的主持下也陸陸續續開展了類似的救援行動,一股全民總動員救助災區的行動轟轟烈烈的開展了起來,當然,這其中最滿意的是皇上,他沒想到顧照棠提出的這樣看似沒什麼技巧的方法卻能帶來這樣的效果。至少國庫的開支可以稍微省下來一些了。
送走了顧照棠,沈清夕壓下心底的惆悵,也在家中號召奴婢將家中積年的尺頭,不穿的衣物收拾出來,清洗晾曬,準備捐出去。又打發沈賀出去採買藥材,以忠郡王府的名義捐了一車藥材,有事情忙碌著。倒沖淡了她對於顧照棠此行的擔憂。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再說顧照棠這邊,河間府離京都城並不是很遠,大概兩天兩夜的腳程。由於他們帶了大量的救災物資,加上天氣嚴寒。他們走的並不是很快,到了第四天早上才進入河間府境內。
河間府下轄十二縣,他們是從河間府最東邊的博陵縣進入河間府境內的,他們進入博陵縣的時候,天空還飄著零零星星的雪花,路面上還接著一層厚厚的冰,看著眼前所見的情形,他們都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氣。
到處都是倒塌的房屋,衣衫襤褸的災民,身上穿著僅剩的能夠裹身的破爛棉衣,哆哆嗦嗦的,三五成群的堆在一起抵擋著寒風的侵襲,沿路甚至還能看到凍死的屍體,大部分是老人或孩子,他們身上只剩最基本的遮羞的布料,所有隨行的人都看的兩眼發紅。
“活著的人都沒有足夠的衣服取暖,哪裡還能顧得上死去的人。”前來迎接的官員對這種情況解釋道,他們已經從最開始的無法接受到現在的面不改色,這中間的經歷不足為外人道。
所有人都沉默了,尤其是大皇子蕭昱,在他之前的生活中,即使是備受皇上冷落的那幾年也依然是錦衣玉食,這裡所見到的情形是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