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4/5 頁)
站在了月光下,平靜的望了一眼石惹身後之人,嘿嘿道:“石惹師傅原來是位‘趕腳師傅’。”
我手撥開灌木,瞪大了眼睛,呆呆的望著月光下的黑袍人,驚訝的合不攏嘴巴,難道此人竟然是一具屍體?
“他是省城裡人,家裡不想其火化,所以我帶他回老家去。”石惹頗為尷尬的解釋說道。
“他真的是一個死人?”我禁不住的走出灌木,來到黑袍人面前,藉著清涼的月光,好奇的打量了起來,湘西趕屍已經絕跡數十年了,想不到今夜竟能親眼得見。
我是一名文物工作者,對家鄉的古老風俗與傳說並不陌生,自古以來,湘西沅江上游的沅陵、瀘溪、辰奚、敘浦一帶都是高山深谷,非但官塘大路沒有,山道亦是十分的崎嶇難行。如果有人客死異鄉,無法運回棺材回故鄉安葬,唯一的辦法,便是請趕屍匠帶死人走回家。趕屍的地域範圍往北只到朗州(常德),不能過洞庭湖的,向東到靖州,向西不過涪州和巫州,若向西南則可達雲南和貴州了。
被譽為“中國鄉土文學之父”,有著苗族血統的作家沈從文曾在他的一篇文章裡如此描述湘西趕屍:“經過辰州(今沅陵),那地方出辰砂,且有人會趕屍。若眼福好,必有機會看到一群死屍在公路上行走,汽車近身時,還知道避讓在路旁,完全同活人一樣……”沈先生是我們家鄉出去的名人,著述嚴謹,他說有就肯定是有的。
循著月光看上去,這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蒼白而無血色,雙目緊閉,鬍鬚剃得溜光,臉上沒有絲毫的表情,我伸手到其鼻下探了探,果然已無任何氣息。
“聽聞趕屍源自苗醫,看來確實不假啊。”虛足道長感慨道。
石惹尷尬的咧了咧嘴,遂解釋說道:“趕屍術原本是祝由科旁支,湘西古時為楚國疆域,‘巫’即是從此地發源的。”
“石惹師傅,貧道也是頭一回見趕屍,你是如何做到令死屍走路的呢?”道長疑惑的問道。
石惹頓了頓,最後還是道出:“走腳法師要用辰砂,也就是硃砂,當以湘西辰州沅陵出產的為上,塗抹於屍體的腦門、背心、心窩、手心和腳心七處以鎮七魄,填入耳鼻口以封三魂,施辰州符咒,屍體自然便會站起並行走了。”
虛足點點頭,兀自悵然不已:“道,可道,非常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識矣……”他轉過話題,不解的詢問,“貧道清早便已上路,石惹師傅走腳晝伏夜行,何以追得上?”
“道長不曉得此地路徑,何況揹負著一個病人,此地離家不過是二十餘里而已。”石惹解釋說道。
虛足聞言嘆息道:“才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
“道長,天光前可順路送你們一程。”石惹說道。
石惹師傅默默的走在頭裡,身後亦步亦趨的緊隨著那具死屍,道長依舊將我負於背上,跟在了後面。
月色朦朧,山林靜謐,清冷的月光灑在這一隊夜行人身上,顯得無比的怪異。
我伏在道長肩頭,眼睛盯著前面的那具行走的屍體,感到有些毛骨悚然,最後困勁兒襲來,便迷迷糊糊的睡過去了。
再次醒轉時,天色已微微放亮,耳邊傳來鳥兒的恬噪聲。
晨曦中,一道道石灰岩與白雲岩形成帶狀的陡崖,如同延綿不盡的石頭長城般。崖下生長著許多粗大的闊葉喬木林,樹高達20餘米,一人抱粗,樹皮呈灰褐色,倒卵狀的葉子,生有銀灰色鱗秕疏毛。
“這便是深山黧蒴樹了,翻過前面山崖,就到了借母溪。”石惹師傅低沉的聲音,輕輕敲了聲陰鑼,隊伍停了下來。
“多謝石惹師傅相助。”虛足道長由衷的感激道。
石惹手指著山崖下面的一個小山洞,說道:“如今湘西已經沒有了‘死屍客店’,白天只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