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第1/3 頁)
結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男孩處變不驚、毫不畏懼,而是慢吞吞的站起,如同事不關己、隔岸觀火般,觀察著長臂猿猴的動向,看它接下來打算幹些什麼。
在小男孩的心目中,最為親近、敬愛的人已經永遠的離開了自己,世界上沒有什麼事物能再次激起自己的興趣,無論玩耍或美食……
如果可以選擇的話,小男孩希望那位壯年男子不要死,能夠長伴在自己身邊。
在長臂猿猴距離小男孩只有一米不到的情況下,就連孤獨與恐懼等情緒,也無法佔據小男孩的內心,一切同齡人應有的情緒,都很難在小男孩身上體現。想到親人的永別,此時此刻,小男孩眼角的淚水早已止不住的往下滑淌,而小男孩的臉上卻絲毫沒有半點哭泣過的表現。
怎料,長臂猿猴彷彿能讀懂人心,它並沒有傷害小男孩,而是走近小男孩,兩隻後腿頂起直立,伸出修長的雙臂環抱著小男孩,將小男孩溫柔地攬入懷中,給予小男孩一種生靈共通的溫暖摟抱。
興許是命運的安排、天意的驅使,小男孩並未掙扎,一絲也沒有抗拒,而是靜靜地享受著長臂猿猴的真摯相擁,好似雙方似曾相識、一見如故。雙方眼神交織、氣場交匯,一面淚水酸鹹,另一面眸情閃爍,在雙方一律無聲的環境中,沒有語言,沒有交流,沒有聲響,沒有偽裝;也沒有猜測(揣度),沒有敵意,沒有傷害,沒有排斥;更沒有害怕,沒有生疏,沒有怪異,沒有邪惡……
直到許久以後,長臂猿猴才把小男孩鬆開,靜靜的轉身離去,鑽入了幽深空靈的原始叢林。而小男孩則是快速撿起自己的玩具魔方,追隨著長臂猿猴的腳步而去,勇往直前,絲毫沒有半點猶豫或遲疑。
就這樣,小男孩從此便在森林中生活,打獵食肉,上樹摘果,以樹皮樹枝樹葉編織衣物,以泥土石頭雜草蓋出棚屋。
跨樹翻騰,拽藤跳躍,枝丫轉移,攀爬游泳,各式各樣駭人遐想的野蠻歷練無止無盡,幾乎所有的野外生存技巧,長臂猿猴都透過身體力行來傳達給小男孩學習和模仿。在長臂猿猴的陪伴下,小男孩不論身體或是內心,都在一天天的成長、強大。
不知不覺,多年過去,小男孩身上除了玩具魔方是屬於從人類社會帶來的東西,其它的一切生活習慣、吃住風俗,全都與靈長類動物無異,形同一個野人。只不過,他與真正的野人唯一的本質區別,是他有感情、有思維、有邏輯判斷力,懂得人類社會的語言(儘管長期沒說),記得自己經歷的一切!
某個遙遠的距離以外,城市內,郊區中,荒野外,僻靜處,在某個偏遠一隅的村莊邊,坐落著一處廢棄的佛教寺廟。寺院內僧侶和尚之類的早已不見蹤跡,取而代之的是四名穿戴著黑色衣物的神秘人,他們身形模糊、自帶幻影,常年在此打坐、修行、冥想、錘鍊……
破舊的寺廟廳堂中央的紅墊子上,四人兩兩相交,如四方圓點般對視而坐,整齊規則,排列有序。各自閉目養神,沉默不語,雙手掌心向上朝天而放,陳列於雙膝之巔。
四人遠離城市的喧囂,追求荒野的寧靜。至於修煉著什麼鬼名堂,尚需觀摩考究驗證核實。
黃昏的斜陽普照大地,天上白雲翻滾,卻絲毫不能掩蓋(遮擋)住地面的陰暗與幽森。
“老四,今日交給你兩項任務,務必全部完成。第一,破壞方圓五百里以內的所有清真寺的外圍聖光,切斷伊斯蘭教穆斯林與真主之間的禱告光環,燒燬發現的每一本《可蘭經》;第二,摧毀方圓五百里以內的所有基督教(天主教)教堂的氣場,磨滅神父、牧師等信徒的意志,偷盜發現的每一本《聖經》。至於佛教及道觀,暫且不管。”盤坐在紅墊子上的四人當中的一人,忽然張開了久違的尊口。
“尊兄長令!”坐在發話者對面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