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鄉村醫生計劃(第1/2 頁)
“鄉村醫生計劃?”
黃傅生看著辦公桌上的檔案,一臉驚訝地看向陸九。
“你想幹什麼?”
陸九笑道,“現在醫院培養新人醫生的模式已經初成體系了,成熟只是時間問題,但陸九中醫院繼續發展的話,終究還是會碰到瓶頸的,我們這裡不可能容納超過一千名中醫,所以,這份計劃是陸九中醫院未來的戰略規劃,我打算讓中醫重走赤腳醫生的路。”
當年的赤腳醫生模式,是超越時代的政策。
但,當年的人擁有的信仰,是現在的人所不具備的。
他們可以為了人民吃苦,不計較任何個人得失。
那是在當時的背景下。
現在是經濟社會,想要還原當年的模式,就必須要有更加合理的規劃。
既要讓醫生不餓肚子,又得給到老百姓實惠,使得大家都能夠在家門口看病。
“你打算怎麼做?”黃傅生此刻也有些熱血沸騰。
他就是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對於陸九提出來的這個計劃,他如何不知道價值所在。
相比起中醫與ai結合,走大資料體檢的路,他更在意鄉村醫生這個計劃。
為什麼?
作為中醫,他一直認為高階醫療並不符合華夏的國情。
醫學這個東西,如果脫離了群眾,它就算再先進也毫無意義。
醫學是生命科學,它既離不開人,也離不開地。
因為一方水土養出來的一方人,他一旦得病,甚至與所在地也是息息相關的。
很多患者不遠萬里跑去別的地方看中醫,如果是碰到一個懂五運六氣的醫生,興許還會根據你的家鄉所在地,判斷出伱這個病應該用什麼藥。
比如川四,這裡溼氣比較重,藏龍,火爐城市,這兩個地方的人得了同一個病,用藥是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醫在當地比較厲害,看外地人反倒頻頻出現失誤的地方。
鄉村醫生,顧名思義,讓本地醫生紮根家鄉,直接給當地老百姓看病,不需要他們跑到大城市,或者外地去,而本地醫生又熟悉這一方水土的人,治療起來事半功倍。
想法很好,可想要實現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這份鄉村醫生計劃,旨在培養一些,不願意在大醫院工作,只希望能夠在自己的家鄉,憑藉自己的本事開一個小醫館,為周邊的街坊鄰里解決疾病的中醫,我相信學中醫的人,絕大多數都還是希望自己做主,如果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醫館,其實很多人都可以混的風生水起。”
“當然,這份計劃也不是強制性的,只要過來接受培訓,去哪工作都一樣,但如果有意向自己開醫館的話,我們醫院就可以透過這份計劃,對這種人才進行定向培養,比如五年內,該醫生必須完成醫院規定的各項技能考核任務,當該醫生透過各科主任的考核,順利畢業,即可以加盟的方式,在自己家鄉開一個醫館,醫館的建設費用,由總醫院出八成,剩下兩成歸個人出資,醫館利潤,總醫院只佔一成,各種醫療物資,如毫針,中藥,均可以在江漢藥材基地集中採購,價格不變。”
“那些個有師承,水平不錯,但沒有行醫資格證的,我們醫院在培訓期間,也可以幫助他拿到證書,總之,五年內達標者,可成為我們醫院的加盟醫生,在自己家鄉開設醫館。”
“同時,在我們醫院畢業的醫生,還享有終身維權服務,如果他在醫療過程中,出現了與患者的糾紛問題,總院可提供法律援助,倘若他本身是為了救人,用藥沒有出現大錯,從而背上了官司,總院可代為支付費用,可若是用藥不是為了救人,而是謀財害命,那總院概不負責,甚至還會將其除名,收回他的醫館,並控告他損害總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