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第1/2 頁)
一次在機場候機,大螢幕上播到近期降水太多,造成多處洪災的新聞。
那張他所熟悉的臉龐突然自渾濁的汙水中冒頭‐‐她脫了頭盔,虎牙依舊俏皮,一邊吐掉嘴裡的泥沙,一邊深一腳淺一腳地朝著幾個被困的災民走去。
林持瀚渾身一震,下意識伸手握住了兜裡的手帕,卻終於還是沒有掏出來。
馬上就要登機了,他們即將相隔千里,掏手帕又有什麼用呢?
同行的客戶問他怎麼了,他沉默了半晌,帶著點兒驕傲道:&ldo;看到了我喜歡的女孩還是那麼漂亮,有點激動。&rdo;
這位客戶當然也聽說過小林總那慘絕人寰的愛情傳說,他立刻起身張望,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那位絕世佳人。
螢幕上的新聞,也已經毫不留戀地換上了新的一條。
第二十三章 未來尚可期(一)
第92章 未來尚可期(一)
大三這一年的寒假,許漫過得尤其忙碌。
一邊出救援任務一邊還要找老海和耗子學開通道下廢墟的技術。
一個冬天過完,人瘦了,也黑了。
連小圓都忍不住嘀咕:&ldo;我說許哥,大冬天的你去哪兒曬的美黑效果啊?&rdo;
許漫紮緊麻雀屁股似的短馬尾,有些驕傲地看了看自己胳膊上的擦傷。
付出意味著收穫,收穫則帶來喜悅。
今年的汛期來的尤其早,5月下旬就入梅,連續下了一個月的大雨還不見停歇,降水量較往年多了差不多整整50,卻仍沒有出梅的苗頭。
浦江大堤和各大水庫都多次洩洪,蘭田山等地的滑坡和泥石流也頻頻發生。
浦州等地附近,最慘的就要數璇璣山附近的震區災民了。
野蜂的隊伍是跟著防汛辦和應急局的人一起進去的,他們是增援的搶險人員,也是民間物資捐贈者的和災民間的橋樑。
官方給予的更多是規範的引導和大型救災裝置如衝鋒舟、摩托艇的調配,以及災後防疫工作的提前準備。
這近一年的時間,也給許漫帶來了不少成長‐‐她終於不再急著傻乎乎地往前沖,在進入內澇嚴重區域時,甚至學會了考量自己和隊友是否能應對。
應嶠將這一切看在眼裡,他的女孩,終於成長了。
轉移重建區的村民,足足用了3天的時間。
將最後一個孩子套上救生衣,送上橡皮艇時,舟上突然有人伸手拉住了應嶠。
那手粗壯而有力‐‐那人擠了半天,才和懷裡的孩子一起擠到船舷邊。
&ldo;老闆娘,小豆苗!&rdo; 這種場合見到故人,總是叫人驚喜和感慨的。
老闆娘一臉喜悅,輕拍了一下小豆苗的屁股蛋,&ldo;快謝謝叔叔阿姨!&rdo;
&ldo;謝謝叔叔,謝謝姐姐,謝謝把我們救出來的眼鏡哥哥!&rdo; 豆苗說話奶聲奶氣的,可比去年有條理多了。
他甚至還給救援隊員做了歸類,看著不好惹的是長輩,看著氣質溫柔點兒的則是同輩哥哥姐姐。
&ldo;小豆苗真乖!&rdo;
許漫調侃道:&ldo;隊長,你的氣勢,比老王老孫都像孩子長輩。&rdo;
轉移完這邊的村民,他們緊跟著要去風車山。
風車山地勢夠高,倒不害怕水淹。但那疏鬆的土質,卻又造成了好幾次滑坡,正在山上檢修風電機的工人們便被困住了。
另外,建材市場附近因地勢低窪,內澇非常嚴重,已經有兩人死亡。
被困居民近100人,其中還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