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 堅守的力量(第3/3 頁)
尼特斯執教期間,隊內充斥著大量的外援,但球隊的骨幹力量依舊還是以傑拉德和卡拉格等本土球員為核心。
達格利什上任之後,更是大肆引進亨德森、唐寧和卡羅爾等本土球員,進一步充實了利物浦更衣室的本土力量。
很多人說,利物浦是英超踢得最沒有創造力的球隊,但也可以反過來看,利物浦是英超踢得最頑強,也是最堅韌的球隊,所以他們能夠以這樣的陣容配置,創造英超第三的防守線。
以本土派,尤其是自家青訓為中堅力量有一個好處,那就是這群球員都很瞭解球隊的傳統和底蘊,他們對俱樂部充滿了忠誠,越是到關鍵時刻,就越能夠為俱樂部的利益去做出犧牲。
這就是為什麼在巨星政策的銀河戰艦一期,金童勞爾寧願遠離球門,都不願意惹事,只是一味的委曲求全,因為他對皇馬充滿了忠誠。
有人會覺得,這份忠誠顯得有些愚蠢,但不可否則的是,在資本當道的現在,在物慾橫流的如今,這份忠誠是非常寶貴的。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擁有這份忠誠的人越來越少了。
而到了關鍵時刻,這群本土中間力量,會爆發出驚人的凝聚力,帶動周圍的隊友。
就好像今晚這一場比賽裡,利物浦的球員在做的。
傑拉德登高一呼,斯皮林、亨德森、唐寧等本土球員,再加上斯科特爾、丹尼爾·阿格和雷納等在利物浦效力多年的老臣子們也都紛紛配合跟進,利物浦在球場上變得無比團結,整體性非常強。
曼城在實力上佔據優勢,在技戰術層面上也佔據了優勢,但利物浦在精神層面,表現出了超強的韌性,讓所有人都相信,這是一支打不死的鐵血軍團。
任憑曼城如何進攻,如何滲透,利物浦隊內的每一名球員都在奮不顧身地逼搶和防守。
就靠著這股意志,紅軍從上半場守到了下半場,在僅有三成控球的情況下,硬是沒讓曼城再度破門得分。
下半場第六十分鐘,達格利什咬了咬牙,做出了決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