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1/4 頁)
場中主持官員大聲喊叫,但眾人只見他張大嘴巴,卻誰又聽得清他在說些什麼。但范陽諸人顯然配合極為默契,一見己方三位選手致意之後,退回席位坐定,立時場中諸人偃旗息鼓。霎時間一聲也無。場中那主持官員先時見場內鬧成一片。正在大喊大叫,連自己也聽不清自己的聲音;忽然場內鴉雀無聲,場中只有他聲嘶力竭的叫聲:“稍…。安…勿…。咳咳咳。”一時眾人復又大笑。
主持滿面尷尬。不敢怠慢,急忙取出一張紙來,以嘶啞地聲音,向眾人宣佈了此次算學大賽地規程。
此次比賽,雙方各有三名選手上場,集體演算,以決高下。賽程內容共有三項:籌算、解題、對戰。籌算乃是雙方分別計算一組數字,先得出正確得數者勝。解題則是由主辦方出題三道,由兩隊在規定時間內解出答案。此一環節規定,只要在規定時限內給出正確答案即可,並不以時間分別成績。但如最後雙方戰平時,才以此環節時間決定勝負。最後地對戰則是雙方互相出題問難,如對方解出則由對方出題,此方做答。以此迴圈往復,直至分出高低。
主持宣佈完畢,又簡單解釋了幾句,身邊有人在一件銅鐘上輕擊一響,大唐第一屆算學競賽便正式開始了。
此時便是第一個環節籌算。唐時人計數,最常用的乃是以籌計數。所謂籌乃是一種竹片,一片豎擺的代表一,一片橫擺的代表五。比如一片橫繡片下又有三片豎竹,就是代表八這個數字。透過搬運,進行計算。
主持一宣佈完畢,對面晉風書院的三位選手,已經從袖中將一組組繡籌掏出來,整整齊齊地擺放好。此時他們眼光掃向對面太極書院的對手時,忽然一個個呆住了。
不僅他們三位,就是全場中人,也都看著太極書院三名選手手中的奇怪物事,心中一片迷惑。
只見太極書院三位選手手中拿地,並不是常見的竹籌,也不是木籌金籌,而是一件方方正正的物事。
只見這件東西,長四方框,由一個橫樑分成上下兩部分。
道道的豎梁,其上串滿木珠。橫樑上邊兩個木珠,個。木珠都漆成黑色,在太陽的對映下,閃閃發光。
這,這是什麼奇門兵器呢?眾人大惑不解。
當然,咱們最最最最聰明的看官應該已經猜出,這東西便是中華髮明、算學奇寶,大名鼎鼎的——算盤是也!
此時當然絕無人認得此物。這也是盧鴻當時編寫教材時腦袋中靈光一閃,想起來的。其實算盤這東西原理非常簡單,盧鴻簡單描述了一番,很快便被仿製了出來。只是盧鴻前世可沒象某命苦地作者一樣認真練過這東西,那口訣自然是不清楚地。但只要知道原理,編個口訣出來並不難。太極書院秘而不宣,暗中經過研究,很快就有了成型配套口訣,並在內部進行了試驗推行,效果頗佳。正逢此次算學大賽,自然就將這算盤當作秘密武器,直到登臺之後,方才將之亮相。
主持雖然不認得這是什麼東西,但大賽籌算並未規定選手一定要用傳統繡籌演算。就算是你掰著手指頭算,只要你算得快,也是任憑你掰。因此主持只是點點頭,看雙雙準備好了,便又在一聲銅鐘響聲中,將場中豎立的一面高大方板上的布拉了開來。只見下面卻是一張巨大白紙,上邊寫滿了數字。
主持一聲令下,雙方選手自然揮手如風,演算起來。只見晉風書院三人搬弄竹籌,起落騰挪,口中唸唸有詞,但很快就被對面傳來地闢啪聲給打亂了。
再看對面三位,一人手中一方大算盤,手指如同風颳地一般,在算盤上撥動算珠,上下翻飛。那算盤珠都是上等木材所制,擊打在木框上清脆有聲。三把算盤同時發動,簡直便如過年時放的爆杆一般,密如連珠,闢辟啪啪,煞是好聽。
晉風書院三人看得發呆,太極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