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第4/5 頁)
盧鴻聽了,忽然一怔。自那次魏王事變之後,他與衡陽公主很少有接觸的機會,偶然相對,互相也都有幾分尷尬。自從離開京城之後,更是絕無音信,此次不知為什麼,自己兒子抓周,衡陽公主卻突然到來。
眾人連忙出迎,見衡陽公主已然在眾內侍環擁下行入院內。衡陽公主依然是輕紗遮面,但盧鴻眼前卻似乎覺得到那雙眼睛似乎在面紗之面深深地注視著自己。
衡陽公主乃是代李治前來,更帶來了旨意,因盧鴻憚慮文化,忠於國事,特進為河南郡候;至於才剛剛週歲的盧石大公子,也被賜晉陽縣男的爵位。
在場中人都知道盧鴻與李治的關係,雖然李治才登基,盧鴻便離開京師,但明眼都看得出來並非是盧鴻失寵。由於這幾年來,盧家子弟在朝廷地方都多有才俊嶄露頭腳,隱隱已然有第一世家之勢。此時盧鴻這種半隱居的狀態,大有功能身退之意,但畢竟曾為一代帝師,盧鴻對朝廷的影響能力無人能夠輕忽。
此時見才剛週歲的盧大公子都被直接封為子爵,眾人也都忍不住要感嘆聖上對盧鴻的恩寵,只怕在朝中也是再無他人了。
盧鴻謝恩之後,又拜見過衡陽公主,又請了衡陽公主入座,這才開始了盧石公子的抓周之禮。
抓周這事,盧鴻是滿熟悉的。估計天下記得自己抓周情景的人,也是不多。因此當看到自己兒子爬在盤子邊“哦哦”叫著胡拉的時候,盧鴻倒覺得這場景頗有些熟悉感覺。
盧石自然沒有其父般選擇的能力,但畢竟子承父業,居然一不選印信,二不選元寶,三不選寶劍,哦哦了半天,把東西都劃拉到一邊去,胖乎乎的小手一下子便將那方紅袖特地放入的端溪青花子石箕形觀抓了過來。
眾人見了,都大為驚奇,就是盧鴻,也有些沒想到。唯有紅袖,登時大喜,面上笑顏如花,只是當了眾人,未便表現得太過。
眾人正自驚喜,只見場中的大少爺雙手捧了石硯,兀自一臉認真的表情,嘟了嘴正在端詳。看了幾眼,胖手手的小手便將那石硯拿起,張開小口放進去,一口咬了下來!
隨即欽賜晉陽縣男盧石盧子玉大公子響亮的哭聲便迴盪在了堂中眾人的耳邊。
眾人盡皆笑倒,剛才因看盧公子抓周抓了石硯有些走神的奶媽連忙上前,取了石硯,哄著小少爺迴轉後堂去了。
眾人這才忍了笑容,上前恭喜盧鴻,道是他日公子必然稟承家學,為一代雅士。當然現在滿眼是淚鼻涕口水長流的盧石公子,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不過隨便抓了塊象點心的東西,結果還給硌得夠嗆,居然也成了雅士的象徵。
衡陽公主恭喜已畢,沉吟片刻,才道:“盧大人這處新府似是落成不久,想來必然深合主人雅緻。園中景色,定是富饒清趣,別有天地了。”
盧鴻面上神色如常地道:“主人卻無甚雅緻,只是此府確是聖上所賜,令人心中每有愧感。今日公主駕臨,正是蓬蓽生輝。盧鴻便為前導,引公主一覽如何。”
衡陽公主點點頭,又淡淡吩咐內侍不必跟隨,與場中人作別,起身便向後院來。盧鴻也向場中客人告聲怠慢,隨即出來。
衡陽公主走得不緊不慢,說是盧鴻為嚮導,其實根本也沒用盧鴻出聲,倒象是衡陽公主帶著盧鴻在參觀。路上偶有下人,遠遠見了,躲到一邊去,不敢打擾二人。
便如同熟門熟路一般,衡陽公主自己直接便走到了後院角上,只見前邊一處小小院落,看來甚是眼熟。
盧鴻心中苦笑。這處府第處處仿照自己在終南山的別業而建,這處小院更是一模一樣,就連裡邊那架羅漢床及下邊的地道也一模一樣。
至於裡邊的地道,盧鴻還真沒敢下去看,看其方向,估計是通向下邊的行宮襄城宮。
這處府宅是李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