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話說完,多是舊識,彼此互道寒喧。便有知底之人說起這盧九公子,竟是天生稟異,從不隨意哭鬧,真是餓了會喊,拉前會叫,大事完畢就老老實實抱著丫鬟給的各種物件反覆觀看,看完一件,再要一件,專注而熱烈的眼神就象色狼賞美女,酒鬼品佳釀一般。眾人聞知,不由嘖嘖稱奇。
“來了!”正在大家紛紛說道之時,有那眼尖的已經看到後堂轉過著紅戴翠的一擁人來,正是丫鬟婆子簇擁著盧九公子前來。只見那盧鴻偎在奶媽懷中,頭上戴著毛絨絨的虎頭帽,身上穿著黑底紅花印金邊的小錦襖,腳下又是一雙綴了大紅絨纓的虎頭鞋,胸前掛著明晃晃嵌著一塊羊脂玉的銀項圈,越發映得圓嘟嘟的小臉欺霜賽雪,粉嫩可愛。見得堂上眾人,竟是半分認生的姿態也沒有,只是圓睜了雙眼,不住四下打量,更顯得逗人喜歡。眾人見此情景,自是沒頭沒腦地猛誇一通,或道“天資聰穎,不同凡響”,或道“貌如潘安,秀勝沈約”,更有甚者一個老道,搖頭晃腦地說道:“老道一生見人多矣,未有能如此子者。觀其天庭飽滿,眉宇清秀,顧盼之際,神光湛然。他日前程必不可限量,真乃盧家千里駒也!”只喜得旁邊的盧夫人笑得如春花般燦爛,一時合不上嘴。
此時盧祖安站定身形,謝過諸位親朋好友,便吩咐下去。只見幾個下人,早已鋪過一塊大紅氈子,便有一個小廝,捧過一個四方大漆盤,上邊擺滿了諸如書籍、寶劍、元寶、印信等諸多物件,放在氈子中央。奶媽輕輕將盧九公子放到氈子上,旁邊的丫鬟婆子便七嘴八舌的教盧公子去抓盤中的東西。
再說這盧建國,託生成這盧九公子被抱上堂來,只見堂中各人,身著各類衣飾,正與前世所瞭解的唐人服飾一一對應,細細審度不已之時,已經被放到氈子上,聽得要自己去抓周,便把視線收回來,不經意地掃了一眼盤子中的東西。事實上為了孩子抓周方便,盤中諸如寶劍等物,大都是特地做的玩具小件,雖說也頗為精緻,卻是難以吸引盧建國這樣的穿越人士。誰知待盧建國定睛再看,卻見一方**巴掌大小的箕形小硯,靜靜躺在盤子一角,霎那間不由得他的小心肝撲通撲通地跳將起來!
眾人只見這位盧九公子,本是懶洋洋地晃著小腦袋不以為然的樣子,忽然之間眼睛一亮,連滾帶爬地衝將上來,將盤子上一方小石硯緊緊地搶入懷中,口中的口水直流下來滴在硯面之上,卻只是用小袖子擦了兩下,便抱在懷裡“哦哦”兩聲,再也不肯鬆手。
此刻盧建國心中,已經被巨大的驚喜填得滿滿的。乍見此物,已經是心中一動;等他就著口水將硯堂溼過,只見這方硯紫中泛著青黑,清瑩如玉,硯堂中遍佈著如筯頭大小的青花;硯池中一方低眼正圓徑寸,有青、綠、碧、紫、白、黑暈十數重,正中瞳子炯炯有神;伸手輕撫,只覺得石質溫潤細膩,堅中帶柔,一時心中不由狂呼:“天啊!世間居然真的有此寶物!”——
青花子石硯!
第二章 吃了絕不吐出來
所謂子石,便如同玉中籽料相似。乃是上佳硯石或因自然、或因人工落入溪流之中,歷經千年沖刷浸泡,使得石質越發潤澤晶瑩,遂成佳品。各硯種中,如歙硯便以富產子石料著稱,端硯是否有子石,卻是頗多爭議。據古籍所載,唐時端硯有子石奇品,“卵石色青黑,細如玉,扣之無聲,磨墨亦無聲。有眼,眼中有暈,或六七眼相連排星斗異形。石居水底,須千夫汲水,篝火下縋,深入穴中方得之”。又道“青黑之中有花點如筯頭大,水溼方見,所謂點滴青花是也,故名青花子石,今訛為青花紫石,李長吉詩已訛作紫字,其實未嘗紫也”。只是這青花子石,千百年後絕無實物,是否真有此寶物,已無從查證。今天忽然見了這件石硯,與古籍中的記載一一相符,知道這就是青花子石無疑。盧建國抱著這方石硯,心中只覺得此生不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