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三八線(第1/3 頁)
數天之後,何飛已經來到了三八線附近的海域。
三八線是位於高麗半島上北緯38度附近的一條軍事分界線。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盟國協議以高麗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老毛子、大漂亮兩國對小鬼子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北部為老毛子軍受降區,南部為大漂亮軍受降區。小鬼子投降後,就成為同為高麗民族但政治體制不同的大棒子民國(南高麗)和高麗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高麗)兩個政權的臨時分界線,通稱\"三八線\"。高麗戰爭結束後在三八線的基礎上調整南北軍事分界線,劃定臨時軍事分界線兩側各兩公里內為非軍事區。習慣上仍稱其為三八線。 照高麗停戰協定,三八線兩側的南北高麗非軍事區寬約4公里、長約248公里。需注意的是:三八線因鄰近北緯38度而得名,但不等於北緯38度線。例如由北高麗實際控制的開城市,就位於北緯38度以南。
1945年9月2日,根據盟國協議,盟軍最高司令官麥克A瑟在第一號指令中,以北緯38度線為界作為大漂亮老毛子兩國軍隊分別受理駐高麗鬼子軍的投降事宜和對鬼子開展軍事活動的臨時分界線,以北為駐高麗毛子軍受降區,以南為大漂亮軍受降區。鬼子投降後,大漂亮、老毛子軍隊分別進駐三八線南北地區。1948年8月和9月,高麗半島南北地區先後成立大棒子民國(南高麗)和高麗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高麗)。
10月,老毛子把三八線以北的行政權移交北高麗人民,到12月老毛子軍全部撤離。半年以後,大漂亮軍也宣佈從南部撤軍,但留下了文官和\"軍事顧問團\",高麗半島國土和民族的分裂,造成三八線兩側的交通、電訊和人員物資的交流被切斷。1950年6月25日,北高麗得到老毛子默許,不宣而戰跨過三八線實施軍事行動。歷時3年的高麗戰爭爆發。1953年10月1日,大漂亮國和南高麗共同簽署了《棒子大漂亮共同防禦條約》,根據這一條約,大漂亮國長期在高麗半島南部駐軍至今。
1953年7月,在三八線的基礎上調整南北軍事分界線,劃定臨時軍事分界線兩側各兩公里內為非軍事區。習慣上仍稱其為三八線。
記得上小學時,同桌的課桌中間的\"分界線\"也被戲稱為“三八線”。當然這個線的劃分也是你爭我奪,一會兒在這兒,一會兒在那兒,雙方的胳膊也是擠來蹭去,桌下的大腿和小腳兒也是打來踹去。現在想想倒似乎和這國際局勢有些相似。
說起高麗半島也是個依賴性很強的地方了,一直以來他們依附於華夏,中日甲午戰爭之後,卻受到了小鬼子的統治。1910年小鬼子帝國主義吞併高麗半島,使它成為一個被征服的省份。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結束的時候,盟國首腦在商議戰後國際安排時也談到了高麗的命運。在1943年11月的開羅會議上,羅S福、蔣J石和丘J爾共同簽署的《開羅宣言》對高麗問題是這樣說的:\"我三大國軫念高麗人民所受之奴役待遇,決定在相當期間,使高麗自由獨立。\" 在緊接著召開的德黑蘭會議上,羅S福又與斯d林討論了高麗的前途問題。斯d林說他看到了《開羅宣言》,並說高麗應該獲得獨立。他還同意在高麗能獲得完全獨立以前,需要有那麼一段準備時間,也許需要40年。1945年2月的雅t塔會議再次談到高麗問題。2月8日羅S福與斯d林舉行會晤,在兩人談過老毛子參加對小鬼子作戰的條件以後,羅S福提出討論領土託管問題,並向斯d林提出,在高麗人民做好自治的準備之前,\"高麗要由一個老毛子代表、一個大漂亮國代表和一個華夏代表實行託管\",\"託管期愈短愈好\"。大概是鑑於Y國外交大臣艾登曾拒絕過大漂亮國在1944年3月提出的戰後對高麗半島和阿三支那進行託管的方案,羅S福認為\"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