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嚇了一跳(第1/2 頁)
三人很快便進了嬸子家,嬸子家的牆體基本都是黃土夯築而成,院子不大,裡面除了些工具外就啥都沒有了,顯得有些空蕩蕩。院中三間房子很是破舊了,看上去應該是那種抗震性極差的牆體承重土坯房。 說起來GS這地方是我國強震多發地區,歷史震害嚴重,據後世記載僅在1920年和1927年古浪地區發生的地震就有幾十萬人的喪生,而且我國80% 5級以上的地震都發生在農村地區,當然GS這個地方也不例外,歷次強震農村地區所遭受的破壞程度、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異常可觀。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其中一個原因便是房子,由於農民收入有限,西北物資相對其他地區又更是睏乏,所以在農村人們建房多采用牆體承重土坯房、磚柱(木柱)承重土坯房、混合承重土坯房三種方式建造房屋。而牆體承重土坯房以土坯牆體作為房屋側承重主體,房屋大梁或檀子直接搭放在承重土坯牆上,梁或檀與承重牆體之間一般無固定措施,牆體承受屋蓋系統的全部載荷。這類房屋由於用木料少、造價低廉,因此成為GS省內非常典型且應用極廣的土坯房型別。尤其是解放初期,木材價格昂貴,在房屋建造、翻修過程中,拆木架房、建牆體承重房已成為普遍現象,因此使牆體承重土坯房在GS省內的中部地區所佔比例增大,分佈面積更廣。牆體承重房屋用料少且材質也差,大部分地區大梁直徑20-300厘米,檀子直徑在15-20厘米,椽子直徑在8-10厘米,且多為二檀十椽。在一些雨水較多的地區,用料相對較多且材質也粗大些,屋頂多為一坡水,坡角一般在10°-20°。 因為牆體承重房在GS省鄉村廣泛存留與使用,且該類結構民房抗震效能較差,所以在歷次地震中受損嚴重,構成了農村人員傷亡的重要源頭。 而何飛他們這幫知青現在住的是木柱承重的土坯房。雖然也是土坯砌築圍護牆和隔牆,但卻是以木柱作為了房屋承重主體。外形也是“雙坡水”,屋頂為“馬鞍架”,縱橫向均有拉結卯杆加固,不過屋架與牆體間無固定措施,木柱與土坯牆體之間缺乏聯結措施。抗震效能較之牆體承重土坯房強了不少,估計這也是村裡對他們這幫知青的特殊照顧吧。想到這裡再看看面前的房子何飛不禁在想:這要真是地震了跑出去還真是夠嗆。不過這也就給他提了個醒,他們在山腳建房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防震。 鄰居嬸子:“何飛啊!走,進屋。” 進了院子嬸子便招呼何飛進屋,而何飛也是邊打量便向屋內走去。 屋子有些低矮,估計也就2.5米左右,而且窗戶很小裡面顯得極其昏暗,估計是聽到有人才來這時裡面才點燃了一盞小小的油燈。剛剛進屋何飛就被眼前的一幕嚇了一跳,屋裡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人還真是不少,見他進來無數雙的眼睛頓時就都盯住了他,搞得他都不敢進了。 何飛心道:“我靠,什麼情況?難不成進了賊窩?” 嬸子見何飛的舉動有些不好意思的道:“別介意啊!家裡人多屋子又小。來我給你介紹下。” 說著便把何飛拉了進去然後把家裡的人一一做了介紹。 經過介紹何飛對他家的情況也有了初步瞭解,原來嬸子家的人口還真是不少,上面有一個老太太,中間是嬸子夫妻兩個,而他們下面是四個孩子,一家共計7口人,簡直是那個時期的標準配置啊!老人身體不是很好,不時還咳嗽幾聲,而嬸子的愛人有些木訥不怎麼說話,四個孩子是兩男兩女。大的都是17,18歲左右的年紀,現在已經都在地裡幫著幹活了,小的一個15歲,一個和何飛一樣12歲,也都開始幹一些簡單的農活,而玲子在她家現在就成為了最小的孩子。而平時陪玲子在自己家過夜的一般也是幾個大孩子輪流取得。不過這麼多的孩子還是最能吃的年紀,可想而知家裡的情況如何,幾個孩子不僅十分的孱弱、瘦削,而且精神狀態也不是很好,應該也是吃不飽飯所致,估計將玲子交給他們照顧並給一些口糧也有照顧他們的意